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实验课上,同学们分别对下表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KOH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K2 CO3

Ba(NO3)2

H2SO4

H2SO4

H2 SO4

实验结束后,某小组同学在清洗仪器时发现,混有三个实验废液的废液缸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为探究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溶质酚酞除外),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K2SO4、KNO3、Ba(NO3)2溶液呈中性;

②K2CO3与碳酸钠化学性质相似,其水溶液也呈碱性。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含有哪些?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2CO3、KNO3

猜想二:K2CO3、KNO3、Ba(NO3)2

猜想三:K2CO3、KNO3、K2SO4

上述猜想不合理,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猜想三正确

再向试管中加入

(3)、(反思与交流)

①实验验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的作用是

②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不存在氢氧化钾的原因是

举一反三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Ⅰ.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

(1)图1装置,若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则最终测得的数据会{#blank#}1{#/blank#}(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图2实验中,小组成员利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以上数据分析,最终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的依据是{#blank#}2{#/blank#}。

(2)图3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A的名称是{#blank#}3{#/blank#}。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进行图4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点燃的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④氨气分子不停地运动,溶于水后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过程与结论】

(3)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写出图4中镁与氮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blank#}6{#/blank#}。

【反思交流】

(4)进行图4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 原因可能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