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如果想得到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就必须去做那些从未做过、不习惯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突破,做你不习惯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成长。
请从“突破”“改变”“成长”中任选其一作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②③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我的老师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
①文中如需涉及所在区(县)名,一律用“秦岭区(县)”代替;
②文中如需涉及学校名称,一律用“陕西三秦中学”代替;
③文中如需老师姓名,一律用“姓+老师”代替,如“王老师”。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请以“阅读,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庆阳县师范学校学生李勇,小时候父亲就中风瘫痪,1995年3月母亲又因积劳成疾去世。15岁的李勇在悲痛中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父亲。6月他考上了庆阳师范,要上学,父亲怎么办?15岁的李勇一咬牙,卖掉了家中仅有的200多斤玉米、400多斤糜子和一些黄豆,凑够了1000多元钱,背着父亲到学校报道。在学校附近,他租了一间房子,又像往常一样,边照看父亲,边上学。为了父亲,他没有在学校食堂吃饭,也没有住学校宿舍,每天一下课,他就匆忙赶回“家”,生火做饭,照料父亲……
李勇“背起父亲上学”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以《孝心一片动天下》为题再次做了报道,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将李勇的事迹搬上了银幕。
看了这段材料,你从李勇身上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想?请你结合现实,以《我为孝心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地名和姓名。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注意写出文体特色,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一:人生是如此的百味杂陈,繁纷多变。每个人都在品味着其中的酸甜苦辣,有对生命、情感的领悟与回味,有对朋友、亲人的关心与陪伴,有对成长记忆的分享与追溯。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二:请以“做个有心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