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2 2gNaOH固体,振荡。 |
塑料瓶,内壁有大量水雾产生,触摸外壁发烫 |
CO2气体被消耗,且生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证明发生可以发生。 |
(查阅资料)①已知两种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紫甘蓝汁 |
酚酞 |
||||||
颜色 |
紫色 |
蓝色 |
深绿 |
黄绿 |
黄色 |
无色 |
浅红色 |
深红色 |
pH |
4-8 |
8-9 |
9-11 |
11-12 |
>12 |
<8 |
8-10 |
>10 |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10.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
③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瓶塞,旋开活塞,慢慢滴下稀硫酸,向上述滴入紫甘蓝汁、pH=13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交流讨论)选择稀硫酸而不用盐酸的原因是,实验中,溶液颜色由黄色最终变为,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 K2 SO4 |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B |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使Fe(OH)3一步转化为 FeCl3 | 唯一的方法只能加入稀盐酸 |
D | 鉴别NaCl溶液、NaOH溶液和 BaCl2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 CuSO4溶液,观察现象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核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