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卷
材料一 博览会始于18世纪中期后英、法两国国内的商品及艺术品陈列活动,其目的旨在刺激本国工商业的繁荣。具有普世性质的万国博览会则源于1851年的英国,旨在借由博览会传递并动员群众接受之、进而参与建构现代国家工程。在殖民初期,从各主办国到会场内各国专属馆皆竭尽所能争奇斗艳,虽然其表面目的在于塑造国家形象,但其内里则是主权的彰显与争取认同。会场更是各国展示其工业文明与强大生产力的橱窗。
——整理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博览事业发展大事记(1851年一1928年)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商人徐荣村参展。
1873年,中国海关组织参展维也纳世博会。
1898年,张之洞在汉口设立商务公所,陈列湖北物产。
1905年,商部颁布《出洋赛会章程》,中国第一部关于博览事业发展的法律性文件。
1906-1909年,成都、天津、上海、武汉等地相继举行多次展览会,揭开了中国民族博览事业的序幕。
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
1928年,《全国举办物产展览会通则》颁布。
——薛坤《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起步和发展(1851-1937)》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博览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思考的重心和讨论的焦点由炫耀辉煌业绩转向对“人道”“天道”的思索和探究。更加关注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就共同关注的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的论坛。进入21世纪后,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更凸显了人类的发展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思考。如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整理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
有学者认为,社会并非稳步前进,也不会跳跃式或随机发展。相反,它像季节一样流转:冬天 结束,春天来临。
经济浪潮 | 历史阶段 | 中心国家 | 技术引领 | 对应危机 |
第一次浪潮 | 1780— 1830年 | 英国 | 蒸汽机 | 1837年经济恐慌 |
第二次浪潮 | 1830— 1880年 | 英国 | 钢铁制造 | 1873— 1879年长萧条 |
第三次浪潮 | 1880— 1930年 | 美国 | 电气化和化学制品 | 1929— 1939年大萧条 |
第四次浪潮 | 1930— 1970年 | 美国 | 汽车、石油化工 | 1974-1980年两次石油 危机 |
第五次浪潮 | 1970—2010年 | 美国 | 信息与通信技术 | 2008年持续至今的金融 危机 |
——摘编自詹姆斯 ·穆迪等著《第六次浪潮: 一个资源为王的世界》
上表反映了178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以科技和经济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历 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