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论述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材料
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经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机器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这是最早的一篇自觉地“写四化,写四化的阻力,写克服阻力的斗争”的文学作品。
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来信纷沓而至,甚至有工人买一本《人民文学》送给自己单位的厂长,希望厂长像乔光朴那样领导工人干“四化”。对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同的声音,《天津日报》在1979年9、10月间发表了四组整版的评论文章,以“争鸣”的形式对乔光朴的用人和专抓生产等改革措施进行批判、质疑。更多的是对小说的肯定,1979年《文汇报》就此评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乔光朴。四个现代化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小说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欢迎乔厂长上任”“希望乔厂长从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呼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的出现的反响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结论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949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1950 年 |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1953 年 |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
1954 年 |
一定要解放台湾 |
1963 年 |
向雷锋同志学习 |
1978 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980 年 |
只生一个好 |
1992 年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2008 年 |
北京欢迎你 |
2012 年 |
中国梦 |
2018 年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2020 年 |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
材料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广为流传的口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仔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重要信息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一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 |
作者 |
著作 |
摘要 |
1939年 |
贝特兰 |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
纪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
1970年 |
林迈可 |
《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
关注根据地税制 |
186年 |
班国瑞 |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
研究新四军史 |
2003年 |
方德万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 |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
2013年 |
米特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
2014年 |
穆盛博 |
《中国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 |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
2015年 |
托比·林肯 |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
材料二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讨论,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