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上贡之茶颇多,只有福建茶(建茶)始终列为贡品;宋人以饮腊茶(腊茶主要出自福建)为时尚,推建茶为冠。腊茶也受到了辽、金等国的钟爱。神宗时使节出使辽国,带了大量福建团茶为礼品,此后"虏人非团茶不纳也”。高丽国亦"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所得腊茶除来自赐赉(赏赐、赠送)外,商贾亦通贩。故统治者对它格外重视,实行的管理致策也比较特殊。

嘉祐四年(1059年),东南他路茶允许通商而福建茶独禁榷(茶叶专卖制度)。通商茶价低而营销灵活,禁榷茶价高而流通滞缓,使"福建茶陈积”。熙宁五年(1072年)三司乃奏请∶"乞在东京、京西、淮南、陕西、河东、河北禁榷外,其余路并通商贩。"福建茶法开始实行官买与通商并存之制,在江北实行禁榷,江南行通商。元丰二年(1679年),三司言∶"腊茶自禁私贩,官场渐多集者,乞自今岁计所市茶,限当年运至京师,其江浙荆湖川峡路即权许通商。"元丰七年(1084年),“建茶只令在京变转",断绕建茶从河北销入敌界之途。

——摘编自黄纯艳《论宋代福建茶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福建茶曾"独禁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熙宁、元丰时期福建茶法变动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1月央视推出《中国考古大会》,致敬中国考古,探寻中华文明。

材料一:中国考古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的部分思想和方法。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北宋时期,作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一金石学兴起。 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几次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敢于疑古创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宋代金石学的产生有开山之功的刘敞、欧阳修等人,就以敢于率先怀疑旧说、创发新义而著称。除此之外,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为金石学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摘编自刘心明《略论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近代考古学便已步入成熟期。1921 年受聘于北洋政府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河南仰韶村首次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这次考古首次直接而有效地把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都带到了中国,是促成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划时代标志。近代以仰韶、殷墟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发掘使“中国古史就渐渐脱离了那载籍真伪的辩论。……中国史籍所载的若干史实,因考古的发现,反更加证实了。”

——摘编自钱耀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983年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设立考古系。1987年为加强对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考古科研机构,主动性发掘和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成果大量涌现。近年来,中国考古队赴巴基斯坦、埃及、罗马尼亚、洪都拉斯等国开展联合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了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互鉴与交流。

一摘编自刘国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重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