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第一批共30名中国幼童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这批幼童多半学习了工矿、铁路、电报和军工等学科,后来其中一部分人悄悄剪掉了辫子,渐渐地开始改穿西装,参加体育运动。这引起了时任清政府留学生监督陈兰彬、吴子登的不满,他们秘密上奏朝廷,说留学生不遵守封建礼教……1881年,清政府以留学生沾染“外洋风俗”、“抛荒中学”等为由,将留学生调回国内。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何以学习西方后仍然失败”的困惑萦绕在中国仁人志士的心头。东渡扶桑、自发留学日本的学生多达万余。1905年,陈天华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邹容于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始撰《革命军》初稿;同时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材料三: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疾呼:“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以俄为师”,即向苏俄学习被视为留学生们的共同选择。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的三个时期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这反映了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学生活动推动了近代史上哪些重要事件。
(3)、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
举一反三
交通﹒改变﹒发展

材料一: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多个市舶司。据记载,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了60个。宋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船板厚,船舱密隔,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交通领变革资料

材料三:1872年2月,李鸿章上奏清政府试办轮船,准许成立招商局。其目的是“庶使我国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拥有“伊敦号”、“永清号”、“利远号”、“福星号”四艘轮船。7月,轮船招商局在全国设19个分局,打破了外商轮船公司垄断中国沿海、沿江航运事业的格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轮船运输业的开始。

材料四: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同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高速铁路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