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题10.绿(有答案)

课外阅读。

绿(节选)

朱自清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
(2)、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点?
(3)、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集阳光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到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你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玩。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①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里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②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chéng  shèng)满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原野气息。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个。

    老人(děi  dé)的是老年偏瘫,长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③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一项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长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或许是因为那瓶用心收集来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④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cháng  zhǎng)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小男孩还是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麻雀的评论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绿的小点,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过去问道:“你是什么?”

    “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

    “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

    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ruǐ)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

    “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唧!鸭子想生大鹅蛋!”麻雀边叫边笑,“你还不如趁着春光到处逛(guàng)逛呢!”

    他评论一番以后,又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yán)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__怎么回事__怎么回事__麻雀扑下去急问__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没想到……”

    “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瓣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他见到了什么?——一竿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

    “唧喳喳!”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chà)地嚷道,“你们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站直喽

    ①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我抱着儿子挤在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儿子忽闪着眼睛,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②“成人全票,1米2以上的儿童全票,1米2以下的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我都能感到自己的心在扑通扑通地跳。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浓眉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向前走去。

③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1米18半票。”检票员高声说。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声音清晰有力。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1米23,全票。好孩子!”检票员赞叹道。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得大家都笑起来,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开,灿若春天。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

    ④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惭愧地不敢向前移动。“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我猛地抱住儿子,偷偷地溜出了队伍,转身向售票处走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成人票。

⑤队伍长龙一般,蜿蜒向前,儿子牵着我的手,排在队伍的后面,好久才移到测身高的1.2米线处。儿子兴高采烈地走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高声道:“爸爸,我已经站直了。”检票员抚援着儿子的头,笑了。我看着儿子的神气劲儿,心中一阵坦然,也忍不住笑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忠诚的共产党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被敌人从天津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他,要他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地‘休息’了,你让我多说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郡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个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个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课外阅读。

腊八粥(有删改)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呀!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⑩“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⑪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的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⑫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多了,它会起锅巴……

    ⑬“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⑭“哦……”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⑮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