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语文月考试卷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
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你说是不是?
我的心眼倒好呢,连个小孙子都守不住。他病了,我没钱给他买好药,眼看着他死在我的怀里!甭说了,什么也甭说了!——茶来!谁喝碗热的?”
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阅读书目 | 阅读策略 | 讽刺艺术具体呈现 | 问题与解析 |
《儒林外史》 | 关注独特的讽《儒林外史》刺艺术 | ①来源于真实的作品题材 | (批注1)作者遵循真实性原则,从 {#blank#}1{#/blank#} 、官绅形象、形形色色的假名士三类人来写“自所闻见”的熟悉人物。他将这些人物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文笔达到“ 以公心世”之目的,表现出了巨大的讽刺力量。 |
②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 | (批注 3)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 当他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看见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众人把他救醒后,周进又是一头撞去,继而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见众人借钱给自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磕了几个头。再不哭了。 这里“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的讽刺艺术的妙处是:{#blank#}2{#/blank#} | ||
③运用夸张的细节描写 | (批注 4)第五回中,有这么一个故事:{#blank#}3{#/blank#},故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运用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