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武城县明智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①马可 ·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希波战争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审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一:(汉代)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穿越欧亚大陆中部的陆路和环绕欧亚大陆边缘的海路。这两条总的路线决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独立。大部分货物的运输既靠陆路,也靠海路;通常是埃及和印度之间取道海路,印度和中国之间取道几条陆路中的某一条此外,各条陆路和海路均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如果走某条路线费用太高,或者极不安全,那么,通常乱会使贸易转向其他路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唐)柳宗元
材料二:如图,2020年2月,在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关键时期,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