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1年中考理综—化学3月模拟试卷
[分析猜想]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②易拉罐重新鼓起是因为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x,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X是 |
Ⅱ.分别取等量铝片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5mL水,B中加入5mLNaOH溶液 |
A中没有明显变化,B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
说明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 |
Ⅲ.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变浑浊 |
说明原来易拉罐中的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
[实验结论]
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
②铝制易拉罐正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①实验步骤Ⅱ中,A试管中实验的作用是;
②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填一条)。
项目一: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1)图1中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2)实验开始时,将进行以下操作: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硫酸;②点燃酒精灯。这两个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lank#}2{#/blank#}(填序号)。
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经老师提醒,该红色固体不一定是铜,还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
项目二:探究反应得到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
(3)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SO4═Cu+H2O+{#blank#}3{#/blank#}。(请把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试管中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blank#}4{#/blank#};
猜想二:氧化亚铜;
猜想三: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5)小军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全部倒入烧杯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 | 溶液由无色变为{#blank#}5{#/blank#} 烧杯底部仍有红色固体 | 猜想二成立 |
【交流讨论】
(6)小奇同学认为小军同学的结论错误,他认为可以通过测定烧杯中剩余的红色固体的质量来验证猜想。于是他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mg,证明猜想三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blank#}6{#/blank#}。
【拓展延伸】
(7)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协助下取若干质量相等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m),并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曲线。由图2可知: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中不含氧化亚铜,应采取的措施是{#blank#}7{#/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