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A 试管中的现象是;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后,同学们将 C、B、A 三支试管中的物质依次都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整个过程只观察到固体增多,无其他明显现象。通过此现象,小明画出向 A 试管加入碳酸钾溶液整个过程所得溶液中离子变化情况的图像,结合图像你认为下列两个选项相对合理的是
a、①为OH- ②为K+③为Ba2+
b、①为OH-②为CO32-③为Ba2+
为了更好的处理废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最终的离子成分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K+、Cl-、OH-;
乙同学猜想:K+、Cl-、OH-、CO32-;
丙同学猜想:K+、Cl-、OH-、CO32-、SO42-;
你的猜想:;(填一种情况)
选项 | 甲 | 乙 | 丙 | 转化关系图 |
A | Fe | Cu | Ag |
|
B | CaCO3 | Ca(OH)2 | CaCl2 | |
C | NaCl | NaNO3 | NaOH | |
D | Fe2O3 | H2O | O2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 先加入足量的铁粉,再过滤 |
B |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Ⅰ |
| 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blank#}1{#/blank#}色 | 盐酸与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
Ⅱ |
|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
Ⅲ |
将步骤Ⅰ、Ⅱ的废液混合 | 有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 |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lank#}2{#/blank#};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blank#}3{#/blank#}(酚酞除外) |
(实验反思)
小勇认为小娟实验步骤Ⅱ的结论错误,理由是{#blank#}4{#/blank#},于是小娟另取试管重新做了步骤Ⅱ的实验,在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blank#}5{#/blank#}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的实质是{#blank#}6{#/blank#}。
实验结束后,小娟将步骤Ⅲ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过滤,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lank#}7{#/blank#}再倒掉,以防止环境污染。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