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卷

阅读下列资料,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特点?

       拙政园池水面积占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网狮园以池水为中心,水面聚而不分,池周亭阁造型秀丽,石板曲桥,低矮贴水,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

       环秀山庄,假山座座,池水湾湾,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厅;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端。

举一反三
阅读《水是最好的药》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相关小题。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③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

阅读《生命里的十字绣》,完成下面题目。
                                                                                           生命里的十字绣  

                                                                                                  琼雨海
        ①今年5月3日,《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走上了一位特殊的梦想委托人。她叫杨佩,一个没有双臂的青春女孩。她的梦想是开一间小小的十字绣店。
        ②开店?十字绣?善良的主持人轻声问道:“你是卖别人的作品,还是……?”此时的杨佩不禁露出得意的微笑,还俏皮地伸了一下舌头,她肯定地说:“是别人买我的。”主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问,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说一下双臂是怎么了?杨佩流下了泪水,9岁那年,小杨佩不小心拉了变压器的斜拉线,不幸触电,等醒来的时候她已然躺在了泪流满面的妈妈的怀里。
       ③命运就在这一瞬改变了人生轨迹,截肢对于一个还没有开始绚丽人生的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小杨佩要选择绝路的时候,是妈妈挽救了她。不能改变现实,就要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从那一刻起,杨佩决定要乐观坚强,就像一株向日葵,即使生存环境再恶劣,也会一直向着阳光生长一样。
      ④独立,对于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来说是何等的不易!但她坚信自己能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经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一定能做到。
      ⑤于是,她开始试着在家里洗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女孩爱美的天性,还使她学会了梳妆打扮。因为不能再回到学校上课,她就看电视下方的字幕一个一个地学识字,慢慢地也能够看一些书籍,看书让她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不止一次的向往。可是,在家里,她还是被父母照料着,本来自己坚持一下就能做到的事情,反而半途而废。
       ⑥那一天,小杨佩有了和父母的第一次争吵。为了自己的脚变得更加灵活有力,她决定要练习十字绣技艺。对此母亲坚决反对,她总怕女儿受到伤害,不停地唠叨着,万一你扎到了怎么办?线绳扯不出来,自己绊倒了怎么办?面对母亲的苦心,她大嚷着,难道你能跟我一辈子吗?一句话直戳母亲的心窝,母女俩相拥而泣。
       ⑦此刻,杨佩坐在舞台中央上展示了十字绣绝活,她劈线运针,那灵活娴熟的动作使在场的观众睁大了眼睛。波波老师幽默地说:“你用这个技术吓倒过多少人了?”杨佩笑了,她说在七浦路摆摊的时候,有很多人围观。说起自己的摆摊生活,有一件小事,让杨佩至今难以忘怀。那一天的上海,特别冷,而杨佩只穿了一件短裤。一位好心的阿姨路过的时候看到她,忍不住哭了,留下了200块钱给她。在一旁前来探望的母亲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她哭着对杨佩说,走吧,咱不卖了。回到家里,母亲顾不上自己。马上端来一盆热水,让杨佩烫烫脚。
      ⑧每每想到此事,杨佩是那么心酸。自己的艰辛,好心人的善良,母爱的温暖,都一一涌上心头,激励着她要做一个坚强的女孩。
      ⑨是的,生命固然会遭遇狂风暴雨,可是,只要你迎接阳光的热忱之心还未泯灭,则终有一天会走出阴霾。同学们,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埋怨,那么,请看看失去双臂的杨佩,看看她坚毅地绣着人生中的十字绣,并且一直在微笑,微笑。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②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人忘掉很多事。

       ③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啸,寒气逼人。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距镇上十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今天零下三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④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⑤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我点点头,说:“哦,所以她才在这儿等着捡些煤!”老叔甩了个鞭哨说:“捡的那些煤她也不烧,要等到儿子放寒假回来时,才把炉子点着,让儿子热热乎乎地过个年!”我心里一动,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便想着也帮那个女人一把。

       ⑥可是最后一次拉煤回来时,车却在半路陷进了雪地里。我和老叔又推又拉的,马蹄把雪蹬得飞溅,仍没能拉出去。老叔坐下来,说:“只好等过路的车帮忙了!”我也坐在车上,北风正紧,寒冷包围着我们。老叔从衣兜里摸出卷烟纸,掏出烟料来,熟练地卷好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递给我。我虽不会吸烟,还是接过来吸了一口,立刻被呛得直咳嗽,忙又还给了他。他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看着那明灭的火光,对我说:“你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把这一点烟头冻灭!”看着那一点火光,我亦很有感触,老叔又说:“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我一阵感动,老叔用最形象的比喻点醒着我。

       ⑦等过路的马车把我们的车拉出来时,天已经有些黑了。最后路过那个村子时,竟没发现那个女人等在那儿,可能她觉得天太晚了,我们从别的路直接回家了!老叔一路打着极响的鞭哨,并大声地吆喝着马匹,我手一推,一些煤便落在了路边。车穿过村子时,我回头张望,见那个女人的身影正出现在路边。

       ⑧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是的,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选自《时代青年》2011年第3期)

阅读

    我的家啊

林海音

方桌底下有一个我的家,四面都用床单和桌巾围起来了。我们虽然只有七岁、六岁、五岁,个子也不高,可是掀开床单——不对,应当说打开门,也还得略略地弯下腰才能出入。我最高,腰弯得厉害些,所以我是祖母。祖母要拄根拐杖,说话时嘴要瘪瘪的,每一个字发出来,都要有“m”的音才对,所以我把嘴唇向里抿起来,说话就会像对门张家没有牙的奶奶了。

我的好朋友朱珊珊,是个六岁的小胖子,她是妈妈;我的妹妹小秀,虽然只有五岁,可是她很聪明,又厉害,个子也比珊珊高,所以她反而是爸爸。

家在东厢房的一间屋子里,平常没有人去,堆的都是不用的桌椅。我们的家很安静,没有大人来捣乱、来吵闹。

我们用一个方凳子当桌子,两个小矮凳是椅子。桌子上有小碗、小碟、小锅、小炉子,都是过年的时候逛厂甸买的。这些做饭和吃饭用的东西,都是用土铁片做的,白白亮亮,多么漂亮,比张妈洗得还干净呢!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会了折纸。我会折衣服,折船,折小方盒子。小方盒子真有用啊!我们用它盛糖,盛花生,还盛菜呢!

吃午饭的时候,我慢慢地吃——我的门牙掉了两颗,吃东西当然慢喽!好了,爸爸已经吃好了,他离开了饭桌,我就把准备好的几个方盒子拿到桌上来,每一样菜夹一点儿到方盒子里。

妈妈很不高兴,她瞪着我,我也装没看见。因为我家今天请客,有很多人要来吃饭呢!

方盒子要小心地拿到东厢房去,因为纸太薄了,每一样菜又有很多汤汤水水。还要拿几根牙签当筷子用。饭桌下的家,门关好了,饭菜预备好了,就等着客人来。

今天是礼拜六,下午不用上学,客人就特别多啦,那么屋子里不够坐,怎么办呢?我们又预备了两间“屋子”——拿四把藤椅倒扣过来,两两相对,就是一间了。藤椅做的屋子很好,用不着窗帘布。

我们——我带着朱珊珊和小秀,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心焦地等着客人,我是多么喜欢客人来我的家啊!我抿着嘴对朱珊珊说:“我的儿媳妇啊!可别忘了方老先生是抽烟的呀。还有,方老太太牙不好,菜要煮烂一点儿啊!”

朱珊珊很孝顺地在一旁站着说:“是的,婆婆,我都知道了。”

我又说:“我的小孙子呢?我来抱着,你去开门,有人叫门啦!”

小秀连忙过去,从朱珊珊的手里接过了那个枕头包——我的孙子,说:“妈妈,我抱着就可以了,您还是坐下来跟客人说话吧!”

果然是方老先生和方老太太先来了,然后,孙家的太太也带着女儿来了,刘家的两个兄弟也来了。其实他们都是我的邻居小朋友和同学。

我们谈得非常快乐。然后,朱珊珊一碟一碗地,把菜都端上来了。我们用牙签去戳豆芽菜、芹菜、豆腐干、肉丝吃,香极了,比在有大人的饭桌上吃要香得多!吃完了,我们就卧倒在三间屋子里睡觉,谁也睡不着,都在说话哪!

客人到很晚很晚才离开我的家回去。我们回味着一下午的快乐时光,真是高兴。

下雨的日子,也有人到我的家来,因为大家太寂寞了,需要朋友谈谈心。我们也谈到房子漏了,没有钱修房子啦,工人不好好做啦,打算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呀。朱珊珊最爱打枕头,因为她的小孩子不听话,老是哭,又常常尿床。

我就教训她说:“孩子那么小,不懂事,怎么能够打呢?去,给冲点牛奶吃吧,是饿了。”

我的妈妈生了第五个小孩,她的床头小桌上有现成的奶粉,我就跑过去要了一杯来喂我的小孙子。小枕头怎么会喝奶呢?完全是珊珊跟我喝啦!

我的家的日子过得真是又热闹又快乐,也有的时候我懒得做祖母——总弯着腰走,总抿着嘴说话,是多么累呀!

那我就提议开祖母生日同乐会,我又分身做我自己高兴地唱着、跳着《麻雀与小孩》给老寿星看。

这样快乐的日子,过了整整一个暑假。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日子过得快,我们实在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快快有一个真正的自己理想的样子的家,随我们自己摆布。可是,有一天,有一个很让人难过的消息,我家要搬家了。

当然,妈妈爸爸的大的家要搬了,东厢房里我的家也要搬啦!

朱珊珊最难过。那天她来收拾她带来的东西,包枕头的花布哇,几个小碗啊,一瓶花儿啊,全都放在一个鞋盒子里拿回家去了。

我们搬到新的家的时候,那个东厢房里的方桌,可就不能做我的家了。新的家里没有我的家了,我只能在桌子上面吃饭、做功课,再也不许到桌子下面去了。

我的家呀!我的家呀!

今天我真正做了祖母,可是我一想起七岁的时候那个我的家,就觉得它比任何时候的家都让我快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