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锁定)山东省潍坊市新华中学2017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质量检测历史B卷试题
【1917年的欧洲】
材料一: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做出了种仲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性当中出现,其中一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7年的俄国】
材料二: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和大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7年的中国】
材料三: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1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