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马家湾学校2016-2017学年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一)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 点燃,闻气味 |
B | 除去CO2(HCl、H2O) | 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
C |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SO4 | 加入适量Ba(OH)2溶液 |
D | 除去CaO(CaCO3) | 高温煅烧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KCl( KClO3 ) | 少量MnO2 | 加热 |
B | NaOH(NaCl) | 适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O2(CO) | 足量O2 | 点燃 |
D | 稀盐酸(稀硫酸) | 适量氯化钡溶液 | 过滤 |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 想】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 | CO和CO2都有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和氯化铜的溶液都有毒。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细胞。②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无毒。
(实验与探究)
内容 | 现象 | 实验解析 | 结论 | |
实验一 | 取少量稀盐酸于小试管中,滴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振荡 | {#blank#}1{#/blank#} |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生成物中有{#blank#}2{#/blank#}或有{#blank#}3{#/blank#}或有{#blank#}4{#/blank#}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
实验二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 | {#blank#}5{#/blank#} | ||
实验三 | 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试液,振荡 | {#blank#}6{#/blank#}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blank#}7{#/blank#}; |
(废液处理)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不考虑酚酞试液)。同学们把三个实验的试管内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澄清液体。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向废液中逐滴滴加{#blank#}8{#/blank#}溶液,直至观察到{#blank#}9{#/blank#}。说明废液达到了绿色排放的要求。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产生蓝色沉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