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开辟了第二条战线,以图摧毁中国进行战争的经济能力。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在那里投入了最精良的德式训练的部队——第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该部相当成功地阻挡了敌军的推进达三个月之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转口,上海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来往,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15年末,上海市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这些资金通过项目投资、贷款等方式流向其他省份和国家,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现场】
材料一:
【觉醒】
材料二:《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类别 | 1920年9月前(篇) | 1920年9后前(篇) | 类别 | 1920年9月前(篇) | 1920年9月后(篇) |
思想(启蒙) | 65 | 2 | 科学社会主义 | 1 | 79 |
文学 | 39 | 10 | 俄国研究 | 4 | 41 |
新诗 | 140 | 101 | 国民革命 | 0 | 13 |
小说 | 34 | 15 | 世界革命 | 0 | 20 |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
【弘扬】
材料三: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种、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