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举一反三
大国的发展影响世界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的更替]

材料一: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位次

时间

1

2

3

4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大国的伤害]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时间持续之长、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除了沙皇俄国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外,当属始自(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敌视中国政策。

——霍世亮:《论五十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

[大国的选择]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l71元增加到2.6万元。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达3%,中国贡献占1/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额从约89亿美元,增加到1544多亿美元,对美出口额从约86亿美元,增加到4303多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直逼美国,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

材料四: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方今年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更广阔平台。“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与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协议;“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显著减少,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率从50%提高到85%以上……

材料五:从2018年3月开始,美国政府挑起国际贸易摩擦,对进口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某些商品加征关税。中方明确表示不想打贸易战,但美国如果打,我们既不会怕,也不会躲,而是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奉陪到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