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冈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四模考试试卷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和9月份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薄头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期.

举一反三

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