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一超多强”局面
举一反三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参战国持续时间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
一战30多个4年多15亿0.7亿0.3亿1805亿美元
二战60多个6年20亿1亿0.7亿4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二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2)材料二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
材料三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1月5日表示:“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他们的共同宗旨应该是什么?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对预防战争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应该走怎样的强军之路?

欧洲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认识欧洲。

【欧洲-的战争】材料一:“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欧洲的联合】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欧洲的全球化】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欧洲的困境】材料四:2015年10月23日,知名社会学家、伦敦政经学院(LSE)前院长吉登斯教授发表评论:欧盟现在面临的是移民危机、欧元危机、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的集合体,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问题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加剧。这些危机几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卡梅伦政府近期拒绝配合欧盟将要部署的旨在解决移民危机的全球行动,英国人的“脱欧公投”和对欧盟说“不”的因素显而易见。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三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