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举一反三
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构建历史,重庆八中九年级学生以史料类型为组别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   竹简是我国东汉前的常用书写材料,第一组成员对部分竹简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竹简名称

年代

记载内容

历史信息

郭店楚墓简

战国

共十八篇典籍,其中道家三篇、儒家十三篇、其他学说两篇。

战国时期楚国思想文化较为活跃。

迁陵洞庭郡

秦朝

洞庭郡下发给迁陵县的官方文书。

居延和悬泉里程简

西汉

从都城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至西域的30余个驿站信息及间隔里程。

浮屠简

东汉

在敦煌浮屠里(地名)举办佛教斋会活动的请柬。

材料二   《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是抗日战争期间分别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创办的机关报,第二组成员研读后发现两份报纸各有鲜明特色。

《新华日报》的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大量战地通讯,还有平民英雄的人物小传,根据地人的建设情况和生活采风等。每期报纸必刊载群众来信,还开辟了《团结副刊》,包括青年生活、妇女之路、工人园地等板块,集新闻性、大众性、趣味性于一体,对抗战起到了重要的动员作用。

《中央日报》上最新战况、国军战绩等战地简讯占据主要版面,侧重刻画国军中个体将领“以身殉国”的英雄形象,动员军人捍卫国家领土,号召青年抗日救亡。其副刊《中央副刊》所登作品大部分为专业的策论性文章,宣传国民政府的党政情况。

——摘编自曹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

材料三   第三组成员阅读了专著《创新赶超的范式嬗变》后,小懿同学根据内容制作了如下资料卡。

“后发国家实现自立自强的创新赶超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理想路径是从技术引进开始,历经复制性模仿、创造性模仿,最终实现自主性创新。”

——周代数《创新赶超的范式嬗变》

《后发国家创新水平模型图》

材料四   小丽同学运用该创新水平模型,对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

时间

阶段

概况

1949-1965

引进期

在长春、北京等地建立地方性生产基地,全面引进苏联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

1965-1978

起步期

全国范围内更多城市建设了汽车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卡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格局。

1978-2014

发展期

产品重心转为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汽车,汽车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4至今

成熟期

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在汽车智能化、品牌化方面坐拥巨大优势,销量连续七年全球领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