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义,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坐落着一处名人故居:李大钊故居,西城区爱国主教育基地。李大钊的主要贡献是( )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
比较以下两首关于蝴蝶的诗歌,从胡适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提倡(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单元测试(二)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单元测试(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单元测试(二)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单元测试(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二)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