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泰州卷)历史

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图)。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举一反三
综合探究:从1921年到2016年,9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

【从弱到强】

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利、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

材料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在一节以“敢问路在何方”为主题的复习课中,老师给出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复习活动。

材料一: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年3月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

1927年8月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论断

1928年10月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930年1月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将表格横线处补充完整,并结合上述著作或观点,概括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一名国民党军官说:“现朱、毛、彭、黄集中永丰县,他们的行军力和纪律实在很好。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而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区的民众都是分了田地。”

——摘编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材料三:

     

               图1                                                    图2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思考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材料四: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围绕城市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详细分析,被毛泽东称为进城前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城市工作在党内的重心地位,提出大家进城后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这些建政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摘编自史进平《七届二中全会是党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解析》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角度概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并谈谈本次会议中党的工作重心是如何转移的。

(4)综合上述材料,完成本课复习小结: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我们能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汲取哪些经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