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
④材料1和材料2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⑤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⑥从材料1到材料2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材料一:1920—1921年,俄国出现严重的饥荒。为应对危机,列宁采取了一些政策。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等。
材料二: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实施,使政府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
材料三:2008年8月,由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为应对危机,一系列国际会议相继召开,商议对策。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机也需要全球手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