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

民族的反思,有时是在遭遇到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同他之前的中国一样,这时也被迫遭受西方的入侵。但是它对这一入侵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中国……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济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经历了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采取了什么自救活动?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向中国学习和像西方学习分别指那两大历史事件?请你简要说说向西方学习的时间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C”。
(1)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blank#}1{#/blank#} )
(2)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blank#}2{#/blank#} )
(3)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blank#}3{#/blank#} )
(4)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blank#}4{#/blank#} )
(5)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blank#}5{#/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