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材料一:从1950年开始,全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许多地区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当前,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材料一:“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在西柏坡讲话
材料二:从1949年到现在,共和国走过了65年(截止到2014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5年的发展中,有成就有挫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第二阶段从1956年到1966年;第三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第四阶段从1976年到现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