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2021年高三语文第一次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华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遭母忧,哀毁过礼,中诏勉励,逼令摄事。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其后,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及吴灭诏曰张华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赐绢万匹华名重一世,众所推服。当时诏诰皆所草定,声誉益盛,有台辅之望焉。微为忤旨,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贾谧与后共谋,以华庶族 , 儒雅有筹略,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欲倚以朝纲,访以政事。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海内晏然,华之功也。华性好人物,诱进不倦,至于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咨嗟称咏,为之延誉。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卷三六·列传第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吴灭/诏曰/张华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赐绢万匹/ B、及吴灭/诏曰/张华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赐绢万匹/ C、及吴灭/诏曰/张华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赐绢万匹/ D、及吴灭/诏曰/张华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赐绢万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事即治事理事或代行其事,摄政指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摄事在文中指代行其他职务。 B、诏诰是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出于皇帝者叫诏,其余称为诰。 C、戎是先秦华夏部落对西方部落的统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称四夷,夏即中原华夏。 D、庶族又称寒门、寒族,与士族相对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较有作为的中小地主阶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华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图卦谶纬方技之书他无不详览,天下古今事物,了如指掌,博物洽闻,世无与比,著《博物志》十篇传世。 B、张华坚持己见,支持伐吴。武帝谋划伐吴,群臣多以为不可,只有张华赞成并积极参与,虽遭挫折他仍坚持己见,吴未灭即名重当世。 C、张华招抚四夷,治边有功。他外放守边,招抚接纳新归附者,东夷马韩新弥诸国都遣使朝贡,远方少数民族前来臣服,边境太平无忧。 D、张华雅爱书籍,藏书甚富。他死的时候家无余财,只有文史书籍满架盈箱,曾搬家,书有三十车,记述奇闻异事、世上少有的书他都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

②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 “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毒痛四海,而公顾屏弃田里, 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推毂贤德,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致仕尚书王怒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 , 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启初,追谥忠介。

(选自《明史・邹智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 , 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政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 , 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

【注】①革:通“亟”,病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