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昆山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抎之,焉能有四焉?”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斗曰:“世无骐麟騄耳 , 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世无毛墙、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觳也。”王曰:“何谓也?”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彀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王斗:人名,弄国人。②谒者:指掌管接待宾客的人。③抎(yún):失掉。④骐麟騄耳:这里指良马。下文中的“卢氏之狗”指猎犬。⑤縠(hú):细纱织成的丝织物。⑥便(pián)辟:指国君身边善于奉承而又受到宠幸的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宣王使谒者人    余人各复至共家(《桃花源》) B、先生之寡人请从   于是天子乃辔行(《周亚夫军细柳》) C、忧国爱民     属予作文以记(《岳阳楼记》) D、于是士五人任官   是以众意宠为督(《出师表》)
(2)、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一读音。

①有       (A.jiān  B.jiàn)

②王使人为    (A.guān  B.guàn)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②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4)、下面哪一项表达的见解与王斗见宣王的用意相同?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C、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D、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5)、斗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劝谏成功。请从下面的人物语言中任选一例,加以分析。

①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

②世无骐麟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③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诘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⑤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有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叹曰:“嗟乎!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gu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自伐:刚愎自用。③谄谀亲贵:信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④踳(chuǎn)乱:杂乱。⑤御:车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粮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块:大土块。⑨逊:悄悄地溜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文,节选自《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 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苏轼/文,节选自《放鹤亭记》)

[注释]①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适:恰好。④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⑤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⑥傃(sù):向,向着,沿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