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一)语文试卷

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垂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 , 狼失声而逋简子怒,驱车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随侯救蛇而获珠,蛇龟固弗灵于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先生其指,内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良久,羽旄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狼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先生可留意矣。出我囊,解我缚,拔矢我臂,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逐鼓吻奋爪 , 以向先生。

(节选自马中锡《中山狼传》,有改动)

[注]①虞人:管狩猎的官。②肃慎:古代东北方的种族名,曾铅朝贡箭。比喻赵简子所用的是上等弓箭。③饮羽:形容箭射进肉中很深,连箭末的羽毛都看不见了。④逋:逃亡。⑤俎豆于贵家:供贵族作食品。⑥摩顶放踵:劳累奔波得头顶到脚跟都伤了。⑦鼓吻奋爪:准备吃人的样子。

(1)、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一处)

引 避 道 左 以 待 赵 人 之 过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一狼其中 

②屠自后断其股  

③先生其指 

④狼简子之去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乙文划线句赵简子的“怒”有哪些含义?
(5)、屠夫和东郭先生一开始在对待狼时都犯了什么错误,使得自己身陷险境,请结合文本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甲】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

①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瓶粟屡罄,不能举火……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 颇事豪华 , 今日罹此果报

②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念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余年,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是“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节选自《陶庵梦忆序》)

[注】①駴駴(hài):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②举火:生火做饭。③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望族,其生活都很豪华。后世以此代指门高世族。④颇事豪华:经历过很豪华的生活。⑤果报:佛教说法,也称“因果报应”。⑥次:次序、排列。⑦《志林》:这里借指一般分类编排的笔记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