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班级开展以“走进兰花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兰花的相关知识,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兰、养兰、咏兰、画兰,人们欣赏兰花以草木为 , 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寒欺凌,坚忍不bá(   )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①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坚定向上的人格的象征,与梅、竹、菊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螺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甲)。兰花的花资有的端庄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

兰花是我国著名花卉,历代诗人墨客常为之吟诵绘画。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患国事,他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抒发自己对楚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后,人们在文章诗词里都把品格坚贞、有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宋朝著名画家郑思肖shàn( )长画兰,宋灭之后,元朝统治者慕名请他作画,结果竟被严词拒绝。此后他画的兰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着地,旁人问其故,他答曰:“国土之不存,兰根焉能着地?”借以抒发其爱国之心与亡国之痛,传为千古佳话。郑思肖的画兰方式,直接影响到漫长的画兰历史。明清时,这一传统已yǎn( )变为(乙),亦不拘一法②画兰不画土,着重张扬个性。从郑思肖到扬州八怪等人的兰花题材的诗画中,坚持操守,张扬个性成为共同的主题。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隽(juàn)  骨(gú)  “伍”字第四笔是横折 B、隽(juàn)   骨(gǔ)  “伍”字第四笔是横折 C、隽(jùn)  骨(gǔ)  “伍”字第四笔是竖 D、隽(jùn)   骨(gú)  “伍”字第四笔是竖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忍不拨   善长   演变 B、坚忍不拔   善长   演变 C、坚忍不拨   擅长   衍变 D、坚忍不拔   擅长   衍变
(3)、文中(甲)(乙)两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淋漓尽致(乙)不拘一格 B、(甲)淋漓尽致(乙)无拘无束 C、(甲)酣畅淋漓(乙)不拘一格 D、(甲)酣畅淋漓(乙)无拘无束
(4)、文中①②两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①。”  ②---- B、①顿号  ②: C、①。”  ②: D、①”。  ② ----
(5)、第二组同学给大家出了一副对联,请你结合第一组同学介绍的相关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上联是(   )

上联:              

下联:陋室墨竹影婆娑

A、凌云劲竹真君子 B、幽谷兰花香馥郁 C、兰有天香清益远 D、空谷幽兰绝美人
(6)、第三组同学给大家介绍了四幅不同书体的“兰”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幅是草书,笔势连绵,一泻千里,雄姿飒爽。 B、第二幅是隶书,字体古朴,字形修长,笔画圆润。 C、第三幅是行书,运笔自如,气势贯通,潇洒有致。 D、第四幅是楷书,结构方正,笔力雄健,气势雄浑。
(7)、第四组同学参观完兰花展后,在班级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一位同学写下的一段文字,其中第①句话表达欠妥,请修改。第⑥句话不完整,请结合链接材料补充,使之连贯成句。

①在精品兰花展区内,有捧心兰、魔鬼石、三尖兰等多个新奇品种的兰花齐聚一堂。②这些兰花有的花型奇特,有的色彩艳丽。③精品兰花展区的西侧是兰花科普展区。④达尔文兰与3D打印成为这个展区的亮点。⑤达尔文兰又叫做大星兰,是一种十分珍稀的兰花,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⑥之所以叫达尔文兰,。⑦除了赏花外,我们还能在展区中了解兰花的科普知识,揭秘兰花故事,品味兰花文化。

(链接材料)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出生于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早年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①修改:

②补充:

(8)、第五组同学,收集了几位具有兰花品质的名人的事迹,在留言簿上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下面是四位同学的留言,其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学森:您是“中国航天之父”,为航天事业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您是中国航天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水的典范。 B、袁隆平:您是当代神农,中国杂交水稻事来的开创者。您虽名满天下,却仍专注田畴,淡泊名利。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是您毕生的追求。 C、南仁东,“中国天眼”的奠基人。23年时间里,他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领先世界的空前绝后的FAST工程。 D、“铁榔头”郎平,30 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她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让“女排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举一反三
阅读余显斌的《独行玉器行》,完成下列小题。

    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甲:买、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

    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

    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己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的。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

    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

    ⑥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

    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菜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

    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

    他走进作坊,玉白菜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

    这蝉,是曾白雕的。

    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

    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

    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

    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

    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 , 拿着玉器走了。

    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

    “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乙:告诉、告诚)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

    但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

    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

    “不行!”王独行一(两:挥、摇)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

    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

(选自《林中凤凰》,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