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班中要选一种植物作为班徽的主要图案,小组商定推荐竹子。需小语和小文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与舍弟华藏院志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注释)①志(mîn)君亭:在华藏院内。②迳:同“径”。③直节:干直有节。④蒿藜:蒿和黎,泛指杂草。⑤伶伦学凤凰: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人,乐器的发明者。凤凰,指伶伦用竹所作乐器,吹奏出凤凰鸣叫的声音。

尚节亭记(节选)

[明]刘基

会稽黄中立 , 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 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 , 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今绍兴一带。②黄中立:人名,生平不详。③澹:澹泊。④营:经营,营谋。⑤柔体而 虚中: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⑥柯:草木的枝茎。⑦诸:相当于“之于”。

(1)、小语把“人怜直节生来瘦”理解为“人们可怜竹子干直而有节,生来清瘦”,总觉得讲不通。小文告诉他“”字理解错了,这里应该用它的另一个意义“”就说得通了。
(2)、小语在读王安石的这首咏竹诗的时候,不明白颈联为什么要写“蒿藜”和“松柏”,小文对他解释说:
(3)、小文不懂“是诚有大过人者”这句话的意思,查古汉语词典发现“诚”和“过”都有多个注释。小语告诉他这句话中的“诚”“过”分别应该取  是正确的。

①诚:A.真诚,真心。B.实,实情。C.实,的确。D.果,果真。

②过:A.走过,经过。B.过,超越。C.误,过失。D.探望。

(4)、小文阅读文言文遇到了两个不理解的句子,请小语帮他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②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5)、在小组陈述推荐竹子作为班徽主要图案的理由时,小语说竹子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例如王安石和刘基都称颂它:。小文补充说王安石还称颂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查。

央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 ,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蓬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狼谷鸟,哀呜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 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