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洛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农历
①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历法一般被称作“公历”,是发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历法。而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套被称为“农历”的历法。公历的元旦是值得庆祝的节日和一个新年的开端,但中国人内心中更加认同的“新年”,则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中国人最重视的端午、中秋等节日,也是按照“农历”的日期确定的。
②在公历产生的源头,月的长度也是基于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的,但在其后的演化中, 公历不再寻求每月的长度与月相变化周期相符,而是追寻每年的长度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尽量相等。像公历这样以太阳公转为基准确定的历法,被称为“阳历”。而在我国的农历中,每月的长度为 29 天或 30 天,和月相变化的平均周期 29.53 天吻合,从而能够保证在各月的十五,人们看到的都是圆月,每个月的初一,人们看到的都是一轮新月。在农历中,每年的基本长度为12个月,月大30日,月小29日。这样得到的全年天数会比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差11天左右。为了让季节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农历采用在特定的年份加入闰月的方式,修正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异。这种既考虑月相变化、又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有时,人们习惯把农历也称为“阴历”。但严格来讲,农历并不是只考虑月相变化的真正意义上的阴历。
③现在使用的农历历法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期间就已经形成。虽然详细内容已经难以考证,基本可以确定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黄帝历》《颛项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这六种历法,被合称为古六历。这些历法构造的基本原则相同,均是在与月相变化相关的朔望月的基础上,通过 19 年中设置 7 个闰月的方式调整年的长度。其区别在于岁首位置的不同,也就是一年开始位置的不同。秦国将全国统一后,也将自己使用的《颛项历》作为全国统一的历法进行实施。
④汉朝建立之初,各项制度都沿袭了秦朝的做法,《颛项历》继续得以使用。但由于《颛项历》对朔望月的计算不是非常精密,一百多年来累积的误差,使得十五晚上月亮不圆的现象开始出现。公元 104 年,一些负责观星的官员发现,当年十一月中的一天,诸多与历法有关的天文现象将在那一天集中发生,是理想的改历机会。于是,汉武帝下诏书召集天文学家开始改历,形成了《太初历》。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完整统一、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
⑤《太初历》已经相当接近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这部历法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十一月,以正月为岁首,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月大30日,月小29日。在这部历法中,还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目前仍然在使用的 24 节气。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为基础制定的。在公转轨道上,地球每转过约15度,则会到达一个新的节气,这样一年里就会有 24 个节气。因为地球上季节的更替与太阳公转相联系,所以同一地区在同一节气时的气温、光照、雨水等条件基本固定,从而使节气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此外,《太初历》规定,如果某一年的某个月份中只有一个节气,那么这个月之后将被加入一个闰月。这种置闰方法能够把月份和气候的冷暖变化调节得更合理,被一直沿用到现在。
⑥在《太初历》之后,历法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历法,进一步解决了历法测算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制定《乾象历》的东汉皇室子弟刘洪,就发现了月球的运动并不均匀这一事实。而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制定《大明历》时,把岁差的概念引入到了历法之中,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冬至点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度。由元代郭守敬组织制定的《授时历》中提出365.2425天为一年,和地球实际绕太阳一年的周期只差26秒,登上了我国古代历法的最高峰。目前我们使用的农历,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测算的,而其基本指导原则来自于明末崇年间编写的《崇祯历书》。
(作者:李会超)
由元代郭守敬组织制定的《授时历》中提出365.2425天为一年,和地球实际绕太阳一年的周期只差26秒,登上了我国古代历法的最高峰。
材料一:下面两个表格选自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的《全民健身指南》
表一:体育活动方式与健身效果体育活动方式
体育活动类别 |
体育活动方式 |
健身效果 |
有氧运动(中等强度) |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等 |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呼吸功能、控制与降低体重,增强抗疾病能力、改善血脂、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 |
有氧运动(大强度) |
快跑(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6千米/小时以上) |
提高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
球类运动 |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等 |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反应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
中国传统运动 |
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 |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 |
力量练习 |
非器械练习:俯卧撑、原地纵跳仰卧起坐等 器械练习:各类综合力量练习器械杠铃、哑铃等 |
增加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保持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
牵拉练习 |
动力性牵拉:正踢腿、甩腿等 静力性牵拉:正压腿、压肩等 |
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
表二: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及安排
活动构成 |
主要活动内容 |
活动时间(分) |
准备活动 |
慢跑,牵拉练习 |
5—10 |
基本活动 |
有氧运动力量结习、球夹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 |
20—60 |
放松活动 |
行走、牵拉练习 |
5—10 |
材料二: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每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是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二是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材料三:体育明星的“殊死搏斗”、心理上的失败迷茫、成功的狂喜都能在赛场上一览无余,竞赛把人生的很多矛盾和解决方式,高度聚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如果长时间关注一个体育明星,并将其作为偶像,往往会激发人参加运动的激情,甚至爱上这项运动。这样,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