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二1.1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同步练习
表1
饲喂条件 基因型 | BB | Bb | bb |
正常饲喂 | 褐色 | 褐色 | 黄色 |
加入银盐饲喂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表2
组别 | 亲本(P) | 饲喂条件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
雌性 | 雄性 | |||
Ⅰ | 甲:黄色 | 乙:黄色 | 加入银盐饲喂 | 金黄 |
Ⅱ | 丙:褐色 | 丁:黄色 | 正常饲喂 | 褐色78 黄色75 |
Ⅲ | 戊:黄色 | 己:褐色 | 正常饲喂 | 褐色113 黄色36 |
(1)果蝇的体色遗传现象说明生物性状是由{#blank#}1{#/blank#}共同调控的.
(2)亲代雌果蝇中{#blank#}2{#/blank#} 在饲喂时一定添加了银盐.
(3)果蝇甲的基因型可能是{#blank#}3{#/blank#} ,下表为确定其基因型的实验设计思路,请补充完整:
步骤 | 思路一 | 思路二 |
① | 用果蝇甲与{#blank#}4{#/blank#} 杂交 | 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 |
② | {#blank#}5{#/blank#} | 同思路一的步骤② |
③ | 观察并统计子代体色表现型及比例 | 同思路一的步骤③ |
思路二中,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blank#}6{#/blank#} ,则果蝇甲基因型为Bb.
(4)已知基因T能够增强基因B的表达,使褐色果蝇表现为深褐色.在正常饲喂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基因T导入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中某条染色体上(非B、b基因所在染色体),培育成一只转基因雌果蝇A;
②将果蝇A与黄色雄果蝇杂交得到F1 , F1中黄色:褐色:深褐色比例为{#blank#}7{#/blank#} ;③为确定基因T所在染色体,选出F1中的深褐色果蝇进行自由交配.若基因T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出现深褐色果蝇的概率为{#blank#}8{#/blank#} ;若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色种类数分别是{#blank#}9{#/blank#} .
实验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blank#}1{#/blank#} . 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blank#}2{#/blank#} ,丙植株的基因型为{#blank#}3{#/blank#} .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blank#}4{#/blank#} .
(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blank#}5{#/blank#} 粒.
(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blank#}6{#/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