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材料一: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症出血热、狂犬病、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仍然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
而且新发传染病,包括变异病原体感染多次出现流行,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的肆虐,国外流行的传染病亦有可能传入我国,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研究仍需加强。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小学传染病报告程序流程图》(昵图网)
材料三:
医学界向来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医学史自古就受到医生们的重视,直到19世纪,医学史还是医生们重要的知识和经验来源。
通过回顾历史,任何重大传染病的流行都有一种规律,在这里我提出了五个阶段的假说:
信息混杂期:真消息模糊,“小道”消息多,此时流言与谣言四起。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很多预警来自临床医生与患者、患者亲属。例如1918年流感大流行,美国起初否认,甚至审查新闻报道。
无序恐慌期:因传染病原因不明而导致集体焦虑、污名化、医疗挤兑。比如历史上犹太人常常被认为是瘟疫的传播者而遭受迫害;1918年大流感,西欧将西班牙当做替罪羊“西班牙流感”,俄国则是指责土耳其的游牧民族,德国认为是驻法英军中服役的中国籍士兵,美国认为是来自德国;还有疾病的污名化。
过度反应期:疫区空间管控,存在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此时应随时调整策略,对抗疫情与面对战争一样。
理性应对期:随着预防策略的调整,各项措施奏效,民众对疾病的认知也趋于理性,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
缓解恢复期:疫情结束,社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关键的是公共卫生政策要重新审视疫情,进行再检讨。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人类交往的普遍化,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因素日益增多,风险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要积极应对风险,关键是信息要及时准确,比如我国SARS之后建立的传染病直报体系;其次过程要透明,如同处理台风等自然灾害一样。面对传染病,我们要有“预防胜过治疗”的理念,要提高个人的卫生意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依然会对突发的传染病产生惊恐,人类对于不断出现的传染病还有待深入认识,甚至不得不接受将与传染病长期共存的现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已为我们应对传染病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我们相信依靠科学,依靠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类传染病的挑战,不断提升人类健康的水平。
(摘编自张大庆《医学界对传染病社会反应的规律性探索》)
材料四:
17年前,中医药就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与力量。中医药全程参与疫情的防治工作,全程发挥作用,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正在于辨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仝小林院士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130多种植物。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医和造纸、冶铁等经中亚传播至世界。历史上,中国人民依靠中医药治疗了很多疫病。仅新中国成立后就有多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治疗乙型脑炎,上世纪90年代治疗出血热,2003年抗击非典……中医药都功不可没。
副作用小,疗效好,价格便宜,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还有藏医、蒙医、苗医、瑶医……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内涵中医药的振兴。对祖国中医药的自信也是坚定的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摘编自卫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材料一:
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市场交易额较上年增长103%,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创新、带动就业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领域提供服务人数有望超过1亿,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将成为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规模及带动的就业机会
领域 |
交易额(亿元) |
分享企业带动的就业机会(人) |
|||
2015年 |
2016年 |
增长率 |
提供服务人数 |
其中:平台员工数 |
|
生产能力 |
2000 |
3380 |
69% |
500万 |
151万 |
房屋住宿 |
105 |
243 |
131% |
200万 |
2万 |
交通出行 |
1000 |
2038 |
104% |
1855万 |
12万 |
生活服务 |
3603 |
7233 |
101% |
2000万 |
341万 |
知识技能 |
200 |
610 |
205% |
2500万 |
2万 |
医疗分享 |
70 |
155 |
121% |
256万 |
5万 |
分享经济将重新定义工作和就业:从全职全时工作走向兼职分时工作,从办公室与工厂走向更个性化的居家与旅途;“公司十员工”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平台十个人”所替代,参与者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
(摘编自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劳动关系。一方面,劳动力的新流向会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招工难”现象,加大劳动关系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劳动者就业从实体经济转向共享经济,也意味着从国家构建的劳动保护网络中脱离,不再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各种权利,从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或商务关系,以“自雇”的个体经济方式出现,这不仅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损失,也使得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市场经济风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共享经济带来的这些风险有警惕之心和防范手段。
(摘编自闻效仪《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的影响》,2017年8月29日《工人日报》)
材料三:
共享经济给我国就业形势带来了新变革和新问题。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在焕发“第二春”。目前国内为各类共享单车生产智能锁的制造厂商的劳动者大概有1万人,而老牌自行车制造企业如今有80%以上的员工在为生产共享单车服务。另一方面,共享经济改变了原有的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一,排他的雇佣关系,带来了自雇型、多雇主的新就业模式,就业环境更加开放,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这种就业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流动。未来可能带来一部分结构性失业,但也会带来结构性就业。
(摘编自孙飞等《完善就业保障成共享经济发展新课题》,2018年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随着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介入市场,传统业态受到严峻挑战。欧盟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等非常注重维护各方利益,常常利用现有法律进行干预。法国自2018年开始实行载人车辆新法规:除了传统出租车外,只有经过统一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载人资质者,才有权利用网上叫车平台或应旅行社等机构要求提供载客服务。舆论认为,法国这一法规是社会面临新经济形态的一种选择,也是听取各方利益诉求后推出的一项平衡措施。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中国也一样,甚至做得更好。
(摘编自张洽棠《共享经济“三伪”之辨:什么才是真共享?》)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