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为探究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 1: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 2: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振荡,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实验 3: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振荡

(1)、实验 1 中的方程式
(2)、实验 2 中能说明氢氧化钡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证明实验中所加盐酸过 量,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

A Na2SO4  B Zn  C Cu   D CaCO3   E NaOH   F AgNO3

(3)、实验 3 的反应结束后,对所得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NaOH,为确定滤液可能存在的物质,只要向滤液中加入一种试剂即可,该试剂为
(4)、将实验 123 三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止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溶液,取少量红色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为确定红色溶液中的成分,需补充的实验是
举一反三

化学兴趣小组的老师和同学围绕催化剂开展了如下的活动。

【实验1】验证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1)用天平称量0.2 g 二氧化锰,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①

带火星的木条Ⅰ{#blank#}1{#/blank#}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步骤②③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Ⅱ{#blank#}2{#/blank#}

步骤⑥

称量结果为Ⅲ{#blank#}3{#/blank#}

步骤⑦

现象与步骤②③相同

【实验2】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把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和30 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测定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时间(s)

22

13

12

10

9

8

5

3

3

3

①由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的用量越多,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blank#}4{#/blank#}(填“快”或“慢”);

②从提高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综合考虑,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最佳用量为{#blank#}5{#/blank#}g。

【实验3】探究其它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3)小组设计了3组实验,收集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二氧化锰的的质量(g)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mL)

1

50

1%

0.1

9

2

x

2%

0.1

16

3

50

5%

0.1

31

①表格中的x应该取值为x={#blank#}6{#/blank#}。

②该实验要探究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