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5月月考试卷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用装置C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若用装置A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装置需要补充。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
(4)、通常状态下,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HCl,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气体→→e(填字母)。
(5)、G装置烧杯中的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污染物五氧化二磷,生成磷酸钠(Na3P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 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举一反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blank#}1{#/blank#}

(2)B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4处棉花球的大小完全相同。已知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blank#}2{#/blank#}微观上说明{#blank#}3{#/blank#}。

(3)按如图D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球的作用是{#blank#}4{#/blank#},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5{#/blank#},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blank#}6{#/blank#}。

(4)若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7{#/blank#}(结果准确到0.1%)。图D比图C相比,改进后的主要优点是{#blank#}8{#/blank#}。

Ⅱ.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blank#}9{#/blank#}。

(6)若以装置C为气体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10{#/blank#};进行该实验时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blank#}11{#/blank#},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用{#blank#}12{#/blank#}(填序号)。实验前,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一会儿出现的现象是{#blank#}13{#/blank#}(填字母序号)。

A.B. C.

(7)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blank#}14{#/blank#}。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图中的甲装置与图1中的{#blank#}15{#/blank#}(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