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大桥修建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举一反三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系列研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代史》

【中国篇】

材料四:(见图)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绕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十九大上说过,“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我们党一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建国初期,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加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选择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竞争力下降,单一的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党中央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打赢全面振兴东北这场硬仗指明了方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