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网课教学检测)试卷

“走进新时代,扬帆再起航”是中共十九大的关键词。98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

材料二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1929年12月底,红四军召开了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

——摘编自统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材料一中“上海的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毛泽东探索这一道路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会议又称为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
(4)、材料四中的“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举一反三
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党总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纲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