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根据文意,补充完成下列句子。

2020春节,一场战“疫”,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战士,特别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或许因为他们都戴着口罩,我们已经认不出他们是谁,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亲人朋友,也想着在春节和家人团聚,但他们响应号召选择出征!

有人说,在众人返程远离湖北武汉时,他们踏上征途,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有人说,在疫情肆虐时势危急的时候,他们面对疫情,是时代的“勇敢者”;还有人说,在民众惊慌患者绝望的时候,他们身先士卒,是黑夜的“燃灯者”;更有人说,在居家隔离孤独冷清的时候,他们拼尽全力,是生命的“守护者”!我想,是他们,演绎着新时代的铿锵旋律:最美的“逆行”,是踏上征途、奔赴武汉的激昂;时代的“勇敢”,是;黑夜的“燃灯”,是身先士卒、同舟共济的奉献;生命的守护,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品紫砂壶

余显斌

    ①一个茶人,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坐在古柳大树下的青石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简直是山水田园般的生活。这一刻,什么名利,什么得失,都已了无踪迹,心中唯有茶花如雪,清香细细,唯有蝉鸣声声,山泉溅溅。

    ②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不是山中饮茶,是都市茶寮饮茶。山中饮茶,当用紫砂壶,与田园生活,与篱笆豆角的山村风光很是吻合。

    ③陶渊明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茶饮还不普及,紫砂壶更未出现,否则“归去来兮”的他,捏着一把紫砂壶,在东篱下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着菊花,真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情态。

    ④紫砂壶的出现,要晚于许多茶具,譬如邢瓷、青瓷、兔毫盏等。可是紫砂一出,后来居上,竟然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文人,竟然将一把紫砂壶,当作一方宣纸世界,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于是,造壶已经不只是匠人之事,也成为一些文人写诗填词之余的爱好。

    ⑤紫砂壶能葆茶香,能提茶味。明末文震亨谈论紫砂壶的妙处时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让茶香清新如初,毫无异味,毫无变更。紫砂因茶而兴,茶也得紫砂而香远益清。

    ⑥文人收藏紫砂壶,已不仅仅是为了品茶,更是为了在闲暇之余,在竹影琳琅、绿影映墙之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紫砂壶也因之成为文人梦寐以求的茶具,甚至千金难求,罕如美玉。紫砂壶名家供春所制紫砂壶,清朝时期成为极品。雍正年间的状元周澍曾得到一款供春的紫砂壶,绘画著文之余,泡茶独品,清雅非常。此壶价钱,用他的文字描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

    ⑦紫砂壶古朴厚重,如君子的为人;紫砂壶外实内虚,如君子的品德;紫砂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特质,如君子的________。文人赞美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⑧这说的是紫砂壶,也是中国文化的君子风度。

    ⑨一品的紫砂壶,一品的君子人格。

(选自2019年5月1日《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灯文化

高蒙河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围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

    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⑥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

    ⑦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⑧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⑨据《清稞类钞》记载,清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15盏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选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4期,原文有删改)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来,用行走和城市进行一场深度互动吧!如今,Citywalk(城市漫步)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某社交平台的用户已经walk出了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有考据称,Citywalk发源于英国伦敦,意指几个人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以徒步的方式,围绕城市街道游览旅游路线,再从历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你可以挖掘文化,徜徉在弯弯绕绕的胡同里,古色古香的老北京风貌随即铺陈展开;可以品味风貌,漫步在上海“梧桐区”,花园洋房、文艺小店,申城文化风韵让人流连;可以纵享悠闲,“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过“玉林路”“小酒馆”“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从图1可以看出,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的Citywak与老一辈的生活习惯“遛弯儿”还是有所不同:“遛弯儿”往往是更日常休闲的散步,没有特别的探索目的;而Citywalk____。毫无疑问,这种行走中的深度互动,让人们对城市有了崭新的认识。

【材料二】

世界上大部分城市诞生之初都是步行可到达所有角落的尺寸。例如长沙城,直至民国时期,从北到南不过4公里,东西距离才1.5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超级都市。而Citywalk恰恰就是以步行方式为主,将车辆交通减少到最低限度,将空间重点放在行人活动和社区互动上。不难看出,Citwwalk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一方面,今天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Citywalk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活动方式,可以减少汽车使用,降低碳排放,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环保意识与年轻人的价值观相契合,吸引他们选择Citywalk作为旅行方式。另一方面、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和身体状况。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既有趣又能保持身体健康的活动。Citwwalk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城市中步行,享受户外空气,并进行心肺锻炼。总而言之,Citywalk这种新颖的旅行方式,正是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完美实践。

【材料三】

Citywalk是文旅融合升级的体现,让年轻人拥有了更多跨界联动的新玩法。例如,位于广州市、深圳市热门商圈的12家冰品店合作推出“Citywalk吃冰路线”,吸引年轻人前往品尝各种创意冰品,一边逛吃,一边拍照打卡,还可以到指定门店参与扭蛋抽奖等活动,将城市漫步与美食探店活动相结合。再如某手机品牌商发布的“九城漫游计划”,参与者需要用手机拍下城市的美丽瞬间,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即可获得具有相应城市特色的马克杯和勋章等限量版礼品。此外,北京、山东、扬州等地已经推出了若干不同主题的Citwwalk研学游,上海专门开设了公交巴士组成的Citywalk路线。对整个行业而言,未来应该做更多的业态延伸,如与当地的文艺机构、社区商户、博物馆等进行跨界合作,或者与更多的城市联动,推出更多的新玩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