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统编版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回答问题

闽西汉剧简介

    【材料一】闽西汉剧,一说来自湖北汉剧,一说是由广东北传闽西,一说与湖南祁剧、江西东河戏有更深的渊源,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福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和闽南部分地区。

    【材料二】闽西汉剧自清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材料三】闽西汉剧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角色行当有小生、老生、丑、净、正旦、青衣等;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代表剧目有《大闹开封府》《二进宫》《贵妃醉酒》等,优秀表演艺术家有蔡迈三、陈坤福、邓玉璇等。2006年5月20日,闽西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闽西汉剧”得名于( )。
A、乾隆年间 B、嘉庆年间 C、20世纪30年代初 D、20世纪50年代末
(2)、闽西汉剧唱腔以( )为主。
A、西皮、昆腔 B、二黄、梆子腔 C、西皮、二黄 D、二黄、昆腔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 B、闽西汉剧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和闽东地区。 C、闽西汉剧是福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D、闽西汉剧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材料三】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闽西汉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怪风揭秘

    ①在风的家族中,有许多成员被称为怪风。

    ②俗话说:“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是由于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轻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其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

    ③有一种风叫“焚(fén)风”,常出现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山谷和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区。一股气流越过山脉下降的过程中,通常会变得干燥,气温也会大幅度升高,这样就形成了焚风。焚风会使天气变得热而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有一种“布拉风”,它常发生在黑海西北部海区、亚德里亚海的东北部海岸及地中海西北角。这种可怕的风是由陆地上空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形成的。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常形成冰冻及风灾。其风力可以达到12级以上,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其摧毁力与破坏力极强。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的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人们习惯上把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发生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它危害极大,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1970年,台风曾光顾孟加拉湾,掀起高达6米的海潮,顷刻间吞没了20多万人,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和台风相似的龙卷风是一种强烈、迅猛的小范围旋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虽怪,但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在吐鲁番,人们在高敞之处,建成一座座土块垒起的如蜂巢一样的小屋,那是葡萄干晾房。当焚风从一个个洞孔中穿过时,鲜美的葡萄就成了营养颇丰的葡萄干了。

现代文阅读理解。

地球是在膨胀还是在缩小?

a地球与周边太阳系一直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举例来说,在太空中四处穿梭的尘埃会不断以流星的形式轰击地球,而地球大气中的气体也会不断散逸到太空中。

②既然地球一直处在有亏有得的状态中,那么地球到底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呢?

③由于地球上的气体会散逸到太空中,地球——或者更准确地说,地球大气层是在不断收缩的,不过收缩得并不多。

④行星通过吸积过程形成,即太空尘埃不断相撞、逐渐累积成质量较大的天体。地球约45亿年前诞生之后,吸积仍在小规模继续,以流星和彗星的形式不断加入地球的质量中。

⑤但一旦行星形成后,另一个过程又会随之开始——大气会开始散逸,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于蒸发。大气中的氧原子、氢原子和氨原子可以从太阳吸收足够的能量,然后从大气中逃逸出去。

⑥那这些过程会对地球整体质量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科学家只能做个大概的估测。

⑦目前只能进行理论研究,因为很难实时测得地球的质量,我们掌握的地球重量不够精确,无法看出地球质量是增是减。

⑧但通过观察流星的发生率,科学家估测,每年约有16500吨流星撞上地球、增添地球质量中,约合1.5座埃菲尔铁塔。b.与此同时,科学家又利用卫星数据估测出了大气遥逸的速率,约为82700吨,相当于7.5座埃菲尔铁塔。这意味着地球每年会损失大约66100吨的物质。虽然听上去很多,但从整个行星的尺度来看,这其实只是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⑨科学家利用过去一百年间的大气逃逸估算量推算得出,损失的大气若无法得到补充,按每年损失6万吨大气来算,大约50亿年后,地球大气便会损失殆尽。

⑩e.不过,海洋活动以及火山喷发等过程都可以补充地球大气,因此实际可能要耗费约15.4万亿年,地球才会彻底失去所有大气。这个时间相当于宇宙寿命的100倍,更何况早在此之前,受太阳演化影响,地球就已变得不再宜居了(太阳预计在50亿年之后转化为红巨星)。所以从长期来看,大气逃逸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⑪总之,我们在为地球的慷慨鼓掌叫好时,也大可以放下心来:地球体积的缩小不会对地球生命造成任何影响。

请认真阅读短文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甲】令人心动的鸽子

①在整个大自然中,最使我心动的动物是鸽子。

②鸽子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信鸽和食肉鸽;按生活环境可分为野生鸽和家生鸽;按分布地区可分为原鸽和岩鸽等。尽管它们的种类复杂多样,但它们的外形却都很相像,连它们的叫声也都是“咕咕咕”的。

③鸽子的头部略成小球状,它的躯干就像一个小锤子似的,嘴很短,嘴的基部较软,鼻孔外具有一层膜,周身覆盖着不同颜色的羽毛。成鸽有矫健的双翼,适于长时间的飞行而不需要休息,这对它们的捕食和送信有很重要的作用。鸽子头部最显眼的就是那对发亮的双眼。鸽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所不同,它们的眼睛能发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飞行的物体。人们根据鸽眼结构原理制作出了电子雷达,安装在一定区域内,用它来监视导弹、飞机等人看不见的东西。

【乙】旅行鸽的灭绝

①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千米,宽两千米,数量足有两亿只。

②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味道鲜美的肉。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

③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而在20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