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wjx】吉林省磐石一中、伊通一中、梅河口五中、四平一中2020-2021学年等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要让广大青少年知道,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命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长辈关于勤俭的教导,,甚至将节俭视作祖辈们的“贫困焦虑后遗症”。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约也” ,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在倡导节俭修身,讲人的内在修为。换言之,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不仅物质匮乏时适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 , 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是,“人有旦夕祸福”,(既然/即使)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甲         。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卑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正如佛家的一幅对联所说:“身心放下于当下,         乙         ”。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迷惑的此岸(渡/度)向觉悟的彼岸。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 , 这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品位)和体验。

(选自周国平《不占有》,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他们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又带着浓重的乡音,显得很土气。但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修辞。最擅长的就是打比方。一个事情,说不清楚,又找不出更恰当的词,他们就打比方。

我们村里的人,总是拿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还有什么能比庄稼更熟识的吗?比方说一个人小心眼,村民们会说,心眼小得麦芒都穿不过去。说一个人瘦他们不会用瘦削这个词更不懂成语瘦骨嶙峋怎么办呢他们就打比方说一个人瘦瘦得跟麻秆一样。麻秆是乡下常见的植物,秆子又高又细。风一吹,就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村西头是一大片水稻田,稻米是我们的主粮,我们都无比热爱水稻,夸  ①   , 我们就说他像八月成熟的沉甸甸的稻穗。谁家的孩子不争气了,水稻田里也有现成的拿来打比方,我们不骂他败家子,只需喊一声,你这个稗子。被斥责的人,顿时蔫了。稗子长得很像水稻,却是稻田里最讨厌的杂草,谁愿意做一棵稗子啊?

夸②____,废话不多,就说他跟山药蛋一样。山药蛋是我们那儿的土话,说的是马铃薯,那可是饥荒岁月活命的粮食,山药蛋耐活,又大又圆。生活越过越好了,我们就说【____】,一天比一天好。日子甜了,我们就说像吃了个大西瓜,甜到了心底;日子苦一点,我们也不怕,再苦,不过跟苦瓜一样吧。看到天上的白云,那是真白啊,真柔啊,真美啊,我们就说它是开在天上的棉花。如果是③____,带来了风,带来了雨,我们也喜欢,我们就说跟捅了马蜂窝一样,黑压压一片。在你来到我的家乡之后走到田间地头与乡亲们聊天乡亲们拿庄稼来给你打比方那么一定是认可了你。他们不善言辞,找不出优美的词汇,就朴素地用最热爱的庄稼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