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

材料一:19世纪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世纪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材料二: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改革教育制度,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时组建议会,实行立宪,"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于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管理矿山、铁路等,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

材料三: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正在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1)、请概括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
(2)、材料二所说的日本“全方位的改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出这次“全方位的改革”的措施。
(3)、材料三中“冲击的方法”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苏俄政府在“尝试”失败后,于1921年实行了哪一政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材料二: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同。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化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强国。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着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
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场……战争”中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谁?哪次战役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扫清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
(2)材料二中“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哪两种社会制度?林肯为了结束这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后果颁布了哪两个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的“岛国”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哪些措施从而改变了社会性质?
(4)材料四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为开端的?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总设计师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能称之为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日本“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在经济变革方面,主要向西方学习哪些内容?
(3)由此判断上述“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和日本“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4)上述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