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2月校内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全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又暴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庆坐免官,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无何,方进奏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略遗,以求荐举。后为少府,数馈遗汤,信、咸幸得备九聊,不思尽忠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徼幸,苛得亡耻。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之谓也,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免以示天下。”奏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 , 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垄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幸,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方进乃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曰恭侯,长子宣嗣。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B、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C、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D、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了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的总称。 在周代,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C、疏,古代官员向君主分条陈说意见的文字,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上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方进恪尽职守。在担任丞相司直时随皇帝入甘泉官,因发现了陈庆有罪而弹劾他,陈庆因此被朝延免去了官职。 B、翟方进刚正直言。新任丞相后没过多久,就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奏请皇上罢免他们以告天下。 C、翟方进识才爱才,淳于长虽为外戚,但擅长谋略,翟方进刚任职时唯独与他交往,因翟方进的举荐,淳于长位列九卿。 D、翟方进深得皇帝信任。很多官员因淳于长的事被免职,他却安然无恙,皇上还勉励他不要懈怠,要保重身体。
(4)、把文中刘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②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5)、翟方进和淳于长交好,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宗载,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尝受馈遗,累迁司正。

    永乐初,以荐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武陵多戎籍,民家虑与为婚姻 , 徭赋将累己,男女至年四十尚不婚。宗载以理谕之,皆解悟,一时婚者三百余家。邻邑效之,其俗遂变。征诣文渊阁修《永乐大典》。书成,受赐还任。董造海运巨舰数十艘,事办而民不扰。车驾北征,征兵湖广,使者贪暴失期。宗载坐不举劾,谪杨青驿驿夫。

    寻起御史出按交阯时交阯新定州县官多用两广云南举人及岁贡生员之愿仕远方者皆不善抚字。宗载因言:“有司率不称职。若俟九年黜陟,恐益废弛。请任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及两司核实举按以闻。”帝是之。及归,行李萧然,不携交阯一物。尚书黄福语人曰:“吾居此久,所接御史多矣,惟宗载知大体。”丁祖母忧 , 起复,改詹事府丞。

    洪熙元年,擢行在吏部侍郎。少师蹇义领部事,宗载一辅以正。宣德元年,奉命清军浙江。三年,督采木湖湘。英宗初,以侍郎罗汝敬巡抚陕西,坐事戴罪办事。汝敬妄引诏书复职,而吏部不言,为御史所劾,宗载及尚书郭琎俱下狱。未几,得释,迁南京吏部尚书。居九年,乞休。章四上,乃许。九年七月,卒于家,年七十九。宗载持廉守正,不矫不随,学问文章俱负时望。公卿大夫齿德之盛,推宗载云。

(选自《明史·黄宗载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 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 , 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 , 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太祖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袁氏本兄弟相伐,加以早蝗,饥馑并臻,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方今二袁不务远略而内相图,可谓乱矣。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太祖曰:“善。”乃许谭平。明年攻邺,克之。表贼为议郎。文帝践阼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之河南时连煌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 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也?”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侧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送徙其半。黄初五年,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帝竟伐吴,至江而还。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官室大兴。唯陛下为社稷计。”帝乃止。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渭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宣王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六军皆肃,莫敢犯违。亮卒,复还为卫尉。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辛毗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