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小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贻:     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泛舟”指的是听凭船在水面上自由漂浮。从选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苏轼是在“泛舟”?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
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嗖嗖的,有些刺骨
②列车开进站的时候,刚才还稀稀拉拉站立的旅客,突然像沙丁鱼一样,呼啦一下围拢在火车每一扇敞开的门前,仿佛这里要抛出救命的肉饵。背包的、抱小孩的,谁也顾不上谁,挤作一团。我和妻儿也在其中。
③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了异样的动静。两三个什么也没有带的小伙子,拼命挤在大家的身后,却不见往前移动,神情鬼鬼祟祟。凭直觉,这是几个贼。我一把拉住妻子,说,别着急,咱们最后上。妻心领神会,和我一起退到人群的最后边——在贼面前,我们只好明哲保身。
④大家都挤得有些夸张。本来三五分钟,就可以顺利上去,但这一挤,半天也上不去一个人,再加上光线昏暗,贼更是如鱼得水。其中一个贼,忙乎得厉害。一会儿贴在人群的这边,一会儿又贴在人群的那边。看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
⑤更为叫绝的是,这个家伙,还煞有介事。贴在这边的时候,喊一句“三舅,扛好包”,贴在那边的时候,还要喊一句“二妮,抱好孩子”,装扮成一个地道的出门人,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贼,该是个老手。
⑥最后,他贴在一个妇女身后不动了。旁边的另一个贼,也蠢蠢欲动,几次想在这个妇女身上猎取点什么。无奈,这个贼紧贴在妇女身后,另一个贼急得够呛,却无从下手。
⑦我在后边,看得惊心动魄。
⑧更可怕的是,最后,这个贼竟然和我们一起上了火车。真是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这时候四散逃去,怎么会上了火车呢?是不是没有得手,还是另有所图?他的这一举动,令人惴惴不安。借着火车车厢内的灯光看过去,这个贼,三十多岁,看起来也算慈眉善目。从穿着上看,并不光鲜。刚刚站定,他便急切地拍了拍刚才在车下的那个妇女,问:大姐,没丢什么吧。妇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满脸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说,没丢。随后,便冷漠地走向车厢深处。他笑了笑,说,那就好,那就好,没丢什么最好了。
⑨车厢内,已经没了座位。上来的人,几乎又原封不动地挤在车门口。而这个贼,就在我身边。车开动的时候,他突然朝我笑了一下,真诚,又有几分释然。他说:“你把我当贼了吧。”他怎么知道我把他当贼了呢?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脸上辣辣的,有几分不自在。他又笑了笑,说:“出门在外,不提防可不行,刚才,大家多危险,啧啧,那两个贼!”我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好。他接着说:“大家都像你就好了,你警惕性就够高的,躲得远远的,呵呵。”“啊?!你真的不是贼?”我半信半疑。他说:“反正,你在后边,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你是在干什么?”我有些迫不及待,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⑩“看来,你真把我当贼了。”他笑着斜了我一眼,笑容很纯净,“我啊,挤在人们的后边,是故意来扰乱贼的,不想让他们得手呗。”“那‘三舅二妮’是怎么回事?”我抛出了最后的疑问。他狡黠地笑了笑,说:“很简单,我要不这样,贼们会以为我是在故意坏他们的事情,那样的话,他们非把我揍死。”
⑪哦,原来这样!上一刻,那个在冷风中可恨的“贼”,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男人。我想,那个匆匆走向车厢深处的妇女,一定没有感受到这个男人给过她的保护和帮助吧,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感受到。但是,男人心底的善良和温暖,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已经成为那个寒冷的凌晨,最珍贵的温度。

遇古之君子

游嵬石山寺

〔宋代〕岳飞

嵬石山前寺,

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

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

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

为雨济民忧。

放舟蓬莱阁下

〔明代〕戚继光

三十年来续旧游,

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

紫石崚嶒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

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

一片云飞天际头。

【甲】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 A ]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 B ]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 1 )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 , 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 1 )之。飞曰:“主上宵旰 ,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2 )。”师每休舍 ,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注释】①吴玠:宋朝著名军事将领。②宵旰: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③休舍:部队安营扎寨。④课:督促。⑤刍:割草,这里指割下来的草。

【旁批1】 理解字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察字形法:“遗”字就像一双手捧着东西往外……,根据语境,解释为

____ 。

再比如课内迁移法:“强”可以迁移“强饮三大白而别”,解释为____。

【旁批2】 我觉得最能表达( 2 )处心情的是这个虚词____,因为____。

A也 B乎 C耶 D矣

【旁批3】 查阅小助手,我认为加点字“以”在[A]处应翻译为____;在[B]处应翻译为____。

[小助手]①用;拿。②因为。③表示目的。

【旁批4】 《放舟蓬莱阁下

》写于“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之时,“山川无语自悠悠”既是景语亦是情语。

【旁批5】 戚继光与岳飞真乃范仲淹所言之“古仁人”也!

文言文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高梁桥水 , 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 , 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 , 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

 【注】①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②螺髻:发型如螺壳形。③盖: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④挂进贤冠:挂,摘掉。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⑤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