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西省五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仲郢,字谕蒙。长工文,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咨赏。及进士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迁侍御史。有禁卒诬里人斫父墓柏,射杀之,吏以专杀论,而中尉护免其死,右补阙蒋系争,不省。仲郢监罚,执曰:“贼不死,是乱典刑。”朝廷嘉其守。累转吏部郎中。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 , 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迁左谏议大夫。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仲郢切谏,宰相李德裕不为嫌,奏拜京兆尹会废浮屠法,尽坏铜象为钱。仲郢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不答。中书舍人纥干息诉甥刘诩殴其母,诩为禁军校,仲郢不待奏,即捕取之,死杖下。宣宗初,德裕罢政事,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左迁秘书监。数月,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或言不类京兆时,答曰:“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乌可类乎?”擢剑南东川节度使。大吏边章简挟势肆贫,前帅屏幕狡能制,仲郢因事杀之,官下肃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贬雷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盗发父墓,弃官归华原。徙华州刺史,不拜。咸通五年,为天平节度使。卒于镇。仲郢;严,尚气义,事亲甚谨。李德裕贬死,家无禄,不自振;及领盐铁,遂取其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宰相令狐綯持不可,乃移书开谕綯,綯感悟,从之。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月用简素。急于摘贪吏,济单弱。每旱潦,必贷匮躅负,里无逋家。衣冠孤女不能自归者,斥禀为婚嫁。在朝,非庆吊不至宰相第。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选自《新唐书·柳仲郢传》,有删改)

【注释】①浃日,十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B、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C、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D、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尹,文中指官名,国都所在的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掌管辖区民政等事务。 B、禁军,文中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主管宿卫工作,兼管刑狱,参与审判犯人。 C、东都,古都名。不同的朝代指的地方不一样。一般称长安为西都,称洛阳为东都。 D、衣冠,古代士以上地位的人戴冠,衣冠连称,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借指士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仲郢恪尽职守,执法严明。柳仲郢担任侍御史,有乡里人冤死,执法官吏和中尉都袒护杀人者,柳仲郢认为不处死杀人者,会扰乱法令和刑罚。 B、柳仲郢不惧权贵,为民除害。有禁军军官犯事,柳仲郢不等上奏就把他逮捕,处死了他;边章简仗势贪腐,柳仲郢借事杀了他,震慑了下级官吏。 C、柳仲郢被人赏识,受到牵连。崔元藻因事获罪,柳仲郢恳切谏言,获得李德裕赏识;李德裕被罢免了宰相,柳仲郢受到连累而被调出京城任郑州刺史。 D、柳仲郢崇尚义气,救济贫弱。李德裕曾有恩于柳仲郢,柳仲郢在李德裕家败落后提拔了李德裕家族的人;每逢旱涝灾害,柳仲郢救济穷人,安定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

②会废浮屠法,尽坏铜象为钱。仲郢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不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审问】。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曰:“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曰:“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为江西行省丞相。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谕美。美遣使诣九江请降,且请无散部曲。太祖初难之,刘基蹴所坐胡床。太祖悟,赐书报曰:“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近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思均义一。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足下当早为计。”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租遂如龙兴,至樵舍。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

    美从征武昌,美与徐达等帅马步舟师取淮东,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别将取无锡,降莫天祐。师还,加荣禄大夫。其冬,命为征南将军,帅师由江西取福建。美遂渡杉关,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次建阳,守将曹复畴亦降。进围建宁,守将同佥达里麻、参政陈子琦谋坚守以劳我师。美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会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美遂遣降将谕降汀、泉诸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寻召还,从幸汴梁。

    太祖即位,以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冬论功,封豫章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诰词以窦融归汉为比。十三年改封临川侯,董建潭漂府于长沙。

(节选自《明史·胡美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绅,字公垂,六岁而孤,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苏州刺史韦夏卿数称之。

    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即注以刃,令易纸,复然。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累擢中书舍人。牛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绅、愈不相下,更持台府故事,论诘往反,诋讦纷然,繇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李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逢吉终欲陷之。逢吉用张又新、李续等计,擢李虞、程昔范与刘栖楚皆为拾遗,以伺绅隙,内结中人王守澄自助。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

    始,绅南逐,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 , 击大球,户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

    武宗即位,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李锜:唐朝宗室,唐宪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割据自雄,因叛乱被杀。②繇:古同“由”。③李逢吉:唐朝宰相,为人忌刻,险谲多端。④散衣:指平时穿的便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 题。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①。时偏将屡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狄青是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宝元初年,皇帝下诏挑选卫士参加戍边军队,(后来)任命狄青担任延州指挥使。当时戍边的将领多次被贼军打败,士兵们大都畏惧胆怯,狄青出战经常自己做先锋。一共四年,前后经历大小二十五次战斗,八次被流箭射中。曾经在安远有一场战斗,狄青身体遭受很重的创伤,但是一听说敌人来犯,马上起身上马奔赴战场。他在贼兵中出入,贼兵都纷纷溃散没有人敢阻拦他。

    尹洙(朱音)为经略判官,青指使见,与谈兵,善之,荐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知名。

    尹洙担任经略判官,狄青凭借延州指挥使身份进见。尹洙和他谈论军事,认为他非常擅长,就向韩琦、范仲淹推荐说:“这是良将之才。”韩琦、范仲淹一见狄青就认为他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范仲淹拿《左氏春秋》送给他说:“将军如果不了解历史,那也不过是有着匹夫之勇的人罢了。”从此狄青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全面透彻地了解了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他也因此而更加知名。

    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 擢枢密副使。

    狄青从行伍中奋斗起家,十多年就显贵了,这时脸上刺的墨字还在。皇帝曾颁布文书准许狄青敷药除去字迹,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凭借我的功劳来提拔我,不责求我的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只是因为这刺下的墨字的不断激励罢了,我希望留着它们用以鼓励军中其他的将士。”不久狄青凭借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管理延州,后又被提拔担任枢密副使。

    皇祐中,广源州蛮反,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

西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昆仑关。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还至京师,帝嘉其功。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谋反,岭南局势动乱。狄青奏上表章请求前去平定。狄青告诫将领们不要胡乱同贼兵作战,要听从自己的排兵布阵计划。广西的陈曙趁狄青还没到任,就带领八千步兵向贼兵发起攻击,结果在昆仑关溃败。狄青说:“命令不加整饬,是军队失败的原因。”早晨在堂上会合诸将领,将陈曙等人集中起来,审查失败逃亡的罪状,将他们赶出军门处斩。接着指示放下铠甲,命令军中休整十天。敌方窥探的人回去报告,贼兵方面认为朝廷军队没有马上进发的动向。狄青第二天却整顿军骑出击,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贼兵失掉险要关隘之后,全都出来迎战。狄青手执白旗指挥骑兵,直冲贼军左右翼,出乎贼兵意料,大败贼兵,追逃奔袭溃败的贼兵达五十里之远。回到京城,皇帝嘉奖了狄青的战功。

    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 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免音)破贼,谋出青,贼既平,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人,自以为不如也。

    狄青为人谨慎缜密很少言语,谋划事情一定看清机会以后才去施行。调度军队时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常常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因此)即使敌人突然侵犯他们,也没有一名兵士愿意落后于前面的人。因此狄青出战时大多会有战绩。狄青尤其爱把功劳推给偏副将领。当初,他和孙沔打败了贼人,计谋完全出自狄青,贼人被平定后,狄青把归劳都推给孙沔,自己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孙沔起初赞叹他的勇敢,这件事之后又佩服他的为人,自认为比不上狄青。

    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

    熙宁元年,宋神宗考核排列之前各时代的将帅,认为狄青起于行伍之间能够声名震动中原和边疆各地,为人深沉又有智谋,能够凭敬畏谨慎保全终始,感慨之下非常追念他。              

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指使:当时戍边军队职务。 ②面涅:脸部瘢痕。狄青出身寒微,因代兄受过而被刺字充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泽见逐于赵,闻应侯(范雎)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何君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手足坚强,耳目聪明,而心圣知,岂非士之所愿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质仁秉义,行道施德于天下,天下怀乐敬爱,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若秦之商君 , 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

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卒为秦禽将,破敌军,攘地千里。吴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大夫种事越王主离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亡绝尽能而不离多功而不矜贵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一其君父为戮辱,怜其臣子。夫待死之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圣,管仲不足大也。”于是应侯称善。(有删减)

(节选自《战国策・秦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