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孝廉、秀才,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祖逖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司空,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并作为短文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短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3)、祖逖是怎样实现他报效国家的愿望的?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4)、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蚊子的世界会更美好吗(节选)

    对一些动物而言.没有蚊子不是个好消息。

    首先说在北极苔原,撮毛伊蚊和黑足伊蚊在这里生活。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没有了蚊子这种可口的食物,在苔原筑巢的候鸟数量可能会下降50%。

    蚊子把卵产在水里。它的幼虫孑孓(ji台ju6)是好几百种鱼的食物。理论上这些鱼可以吃别的东西,但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水生昆虫学家理查德·梅里特说,摄食行为这样的性状是从基因上深植于这些鱼类之中的。比如像“食蚊鱼”这种动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品牌忠诚度啦。

    在蚊子消失后,这些以蚊子作为主食的种族必然会打来打去。争夺剩下的可食用资源,它们不得不减少种群数量,并被迫改变胃口。

    北极河谷那边的驯鹿群为了躲避蚊子,通常会有意选择迎风行进路线。如果嗡嗡君都没了,鹿群可能就改变路线.那么沿途的庄稼、土地包括地面保洁程度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此外.蚊子的存在有时候还是有些建设性的。比如在某些热带地区,蚊子也是传播可可树花粉的昆虫之一。少了蚊子,可可树将减产,人们就吃不到那么多“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的巧克力了。

    不过,大自然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尤其在这些小生物方面。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蚊子消失的话,空出的生态位会被其他生物填充.而这种生态创伤也能很快恢复。这样的话,人类会过得比以前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有快乐在身边围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