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晴。”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

       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就有“其色墨”的句子;“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

       ⑥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墨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3)、阅读第④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

(4)、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第⑤⑥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只填序号)。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墨客  C.墨宝    D.舞文弄墨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名句,引出说明对象“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C、墨的制作过程依次是取烟、制作烟料团、加入配料制成墨团、捣练锤击、入模成型。 D、第③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名人墙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焦急

龙应台

    ①为什么老写故乡的缺点?难道你看不出这里有任何一点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说说故乡的好?

    ②朋友这样指责我。

    ③于是我带点罪恶感,走到人头攒动的街头,再深深看一眼。

    ④还有比阿华更好的肉贩吗?从清晨6点开始剁肉切肉,应是血肉模糊的木台子却干干净净。切肉的时候,专心致志,把皮切开,把肥肉去掉,然后小心地把你要的肉放在秤上,告诉你多少钱,再添上一点瘦肉。包好之后,如果嫌提着太重,他就先把肉放在他的冰箱里,等你回程再取。阿华没读过几年书,可是他弯身切肉那个专注的神情,好像手里一块油腻的肉是珍贵的木雕艺术,一刀都错不得。

    ⑤到河边的邮局取信也是件愉快的事。认识你之后,忘了邮箱钥匙也没有关系,窗后的人并不在意为你走一趟,把信递给你。如果你远行,回来时急急探望堆积的邮箱,会发觉整叠整叠的邮件一捆捆扎好,等着你来拿。更好的是,插队的人挤到你前头去时,卖邮票的小姐会很有正义感地坚持先把邮票卖给你。

    ⑥取信之后,我就绕到邮局后面的河堤。十点钟,正是涨潮,水波一浪又一浪地扑着河岸。对着观音山,我坐在堤上读信,偶尔,水花会溅到信纸上来。如果是黄昏,艳丽的夕阳就把薄薄的信纸映成透明的红色。

    ⑦谁说我看不出这块土地的美好?

    ⑧可是,我确实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我说不出口。

    ⑨住在校园中心,通往外界有三条路可走。出了前门是一条短短的下坡路,左边有栋朴素的老庙,飞檐很轻巧地指向天空。右边是青翠的稻田,荷锄的农人站在田心,远远看去像个稻草人。从侧门走出,是条充满蛙鸣与蟋蟀声的山路,通往长满相思树的山丘。夹道的茅草丛和茅草后的水田里藏了千百只生命旺盛的小东西,在夏天的夜晚,忘情地嘶喊。这条路只能散步,不能聊天,因为虫声很放肆。第三条路则从后门出去,路上没有一盏灯,就是黑暗中一条荒野小路。有时,月亮升起,草丛的香味浓得像块固体的香皂。有月光的晚上,这条小径就变成了条白色的带子。

    ⑩一年过去了,第一条路旁的水田被挖土机填平,拥挤的钢筋水泥楼房像肮脏的章鱼,张牙舞爪地延伸。路面被卡车轧坏了,凹凸不平。建筑材料到处弃置。再过几个月,人家会搬进来,摊贩会占据路旁,货车会夹在路中。这条路,愈来愈难走。

    ⑪蛙鸣的山路也结束了。建筑一寸一寸地把水田吃掉,蟋蟀和青蛙被机器压死。后山上满山遍野的相思林一片一片地被砍掉,花枝招展的墓园像癣一样,到处散布。建到一半又停工的房子露着生锈的铁管,很狰狞地霸占着山坡。

    ⑫这条路,我不再走。

    ⑬最后那条在黑暗中仰视月光的小径,也失去了。现在,短短一条路就有七个垃圾丘,一转弯就是一个,半年前丢在那儿的免洗饭盒、汽水瓶、废电池,现在还在那,明年,也会在那。有月光的晚上,垃圾的腐臭混合在逐渐消失的草香里。

    ⑭指责我专挑故乡缺点的朋友,是个比我快乐的人。他可以站在渡船头,迎着河风尽情地去受落日的感动,毫无保留地去爱那满天的彩霞。我望着波光潋滟,想的是水中多少鱼已含汞。望着河上如水上人家的采砂屋,想的是河底的沙如何淤积在河口,造成浅沙风浪,使小船出海有翻覆的危险。望着美得令人心疼的夕阳,我想的是,为什么这样的美景,我却必须站在垃圾的腐臭中欣赏?坐在杜鹃花围绕的阳台上,我想的是,那三条路正一条一条地干枯,好像有人在我的血管末端打了结,好像有什么病毒正一寸一寸顺着我的四肢蔓延上来——我想的是:

    ⑮这个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

    ⑯原谅我,我真的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因为我心急如焚。

    ⑰可是,你不焦急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橘颂

郭沫若

    清晨的橘园,暮春,尚有若干残橘,剩在枝头。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左前别有园门一道通内室。园中右侧有凉亭一,离园地可高数段。亭中有琴桌石凳之类。亭之阶段,正向左,阶上各陈兰草一盆。阶下置一竹帚。园中除橘树外,可任意配置其他竹木。

    屈原年四十左右,着白色便衣,巾帻,亦由左首出场。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时复攀弄残橘,闻其香韵。最后于不经意之间摘其一枚置于右手掌上把玩。徐徐步上亭阶,坐在阶之最上段。一时闻橘香韵,一时复举首四望。有间置橘于阶上,展开帛书,乃用古体篆字所写之《橘颂》。字系红色。用朱写成。

屈原:(徐徐地放声朗诵。读时两手须一舒一卷)

辉煌的橘树呵,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呵,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雾霜。

赋性贞坚,类似仁人志士。

    你看那些橘子树吧,那真是多好的教训呀!它们一点也不骄矜,一点也不怯懦,一点也不懈怠,而且一点也不迁就。(稍停)是的,它们喜欢太阳,它们不怕霜雪。它们那碧绿的叶子,就跟翡翠一样,太阳光愈强愈使它们高兴,霜雪愈猛烈,它们也丝毫不现些儿愁容。时候到了便开花,那花是多么的香,多么的洁白呀。时候到了便结实,它们的果实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富于色彩的变换呀。由青而黄,由黄而红,而它们的内部——你看却是这样的有条理,又纯粹而又清白呀。(随手将劈开了的橘子分示其内部)它们开了花,结了实,任随你什么人都可以欣赏,香味又是怎样的适口而甜蜜呀。有人欣赏,它们并不叫苦,没有人欣赏,它们也不埋怨,完全是一片的大公无私。但你要说它们是——万事随人意,丝毫也没有一点骨鲠之气的吗?那你是错了。它们不是那样的。你先看它们的周身,那周身不都是有刺的吗?(又向橘树指示)它们是不容许你任意侵犯的。它们生长在这南方,也就爱这南方,你要迁移它们,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一种多么独立难犯的精神!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呢?

(选自《屈原》第一幕,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刷鞋匠的妙招

    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

    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

    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

    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是纸币!”“哼,纸币,这些乡下人……”

    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

    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

    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

    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

    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

    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

    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

    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

    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

    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

    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

    “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

    “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

(选自《南方周末》,选文有删改)

阅读麦淇琳的《夕颜花儿开》,完成下列小题。

    ①夏夜,屋里闷热,走到院内,篱笆的藤蔓上开着大朵的夕颜花,幽芳四溢。我在花前徘徊,心知只要天一亮就看不到夕颜的绽放,心里不免感到惆怅。墙角石缝中坚韧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一个16岁女孩的脸,渐渐浮现出来。

    ②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的是一身湖兰色的衣衫,发间系着白色发带,黑亮的眸子漾着灵动和朝气。那个暑假我们一家刚搬到鼓新路不久,天刚蒙蒙亮,我散步到了附近的八卦楼。阳光下,一朵洁白的夕颜花,在铁栏杆上簇叶而生,像是一轮落在凡尘里的满月

    ③我满心欢喜,看了又看,可转瞬间,那花瓣顾自闭拢,泛黄,最后皱缩在一起,蜷曲成很小的一团。正叹息间,身后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夕颜花常在夜里开放,在清晨凋零。”回头时,看到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一个女孩手提一个大篮子,很乖巧聪灵地站在我面前。

    ④女孩很与人亲近,很快我就知道了,她叫霜菊,比我还小两岁。也知道她父母身体都不好,母亲常需要抓药调养,父亲前几日才动的手术,她要代替父亲去海边拾海蛎到市场上卖。

    ⑤霜菊看看我又看看那消瘦的夕颜花,十分高兴地说:“我家里还有些去年的种子,若姐姐喜欢这小花,明日我给你带些来,种在花盆里,无需多少时日就能发芽长叶。”

    ⑥第二天,我依约去市场找霜菊,刚走到菜市口,就见霜菊挑着担子在前面走。两头的篮子很沉,走一步就晃一下。我正要喊霜菊,一个戴袖章的治安员拦住了她:“有照吗?谁许你在市场摆摊的?”霜菊放下扁担,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治安员。

    ⑦“苏志强……这不是你吧?”霜菊小声地说:“叔叔,这是我爸办的照,这几日他病了,我替他来摆摊的。”

    ⑧“不行,各个都像你这样,我们还怎么管理?”治安员并不买账。我推开拥挤的人群向前,从布兜里掏出路上买的瓶装甘蔗汁递过去,为霜菊求情。治安员看看霜菊瘦弱的模样,这才摆摆手走开,霜菊翘起嘴角,眼睛里明显闪烁出许多惊喜来,连忙从兜里掏出一个用花手绢包裹的东西给我。打开,二十多粒黑色细小的种子安静地躺在手绢里。

    ⑨这天早晨十点多钟,我在院内支起画架,手握画笔在纸上飞舞。霜菊着一身蓝,捧一盆绿萝慢悠悠地进来。我抬头注视,见她身边开着一丛紫阳花,衬得人亭亭玉立,宛如画中。

    ⑩“呀!姐姐你在作画吗?”霜菊连忙放下手中的绿萝,跑到身边,手触摸着画板,喃喃说着:“画笔和画板就是天堂啊。”我看到霜菊的眼睛里闪着耀眼的光芒,霜菊又缓缓地说:“将来我也要去美术学院学画。”想到霜菊的家庭环境,这个愿望恐很难达成,我沉默着着,一个扎着围裙的大婶跑来冲霜菊喊道:“霜菊,霜菊,你爸叫你去药堂抓些药回去。”“我知道啦,这就去!”霜菊连忙和我道别,一路小跑出去,边跑边喊:“姐姐,那盆绿萝送给你了……”

    ⑪夕颜开花的某个夜里,霜菊的母亲终于没能扛住病魔的摧残。我见到霜菊的时候,她明显瘦了,眼睑处还有未干的泪痕,但眼里的光却充满了坚毅。此后,霜菊既要为家计奔波,还要照顾父亲,而我也为准备高考而忙碌起来,渐渐与她少了联系。后来我到外地读书,关于霜菊的记忆也渐渐淡去。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听完一场美术讲座,出来的时候,见一个身穿湖兰色长裙的女孩从Z型楼梯走过,就这样穿过时光,轻触我记忆的缝隙。我以为我已经忘了她,可她却忽然在我记忆的底片上显影。

    ⑫我一直以为霜菊仍然居住在鼓浪屿的小民房里,或许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可她这些年不仅把父亲照顾得很好,还坚守本心,考上我所在的这所美术学院。我很奇怪,她是怎么从生活的沼泽里走到自己的目的地。

    ⑬霜菊说,夕颜也叫月光花,它常在夜里开放,在清晨凋零,即便生命是娇嫩而短暂的,夕颜也有一颗寂静而勇敢的心,让自己拥有生命不可抗拒的向上力量,摇曳出斑斓姿彩,兀自温暖,兀自清香……

(选自《新青年》2018年10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碗叫作母爱的汤

陈云霞

①小雪过后,气温骤降,超市里卖炖锅的生意特别火爆,导购拿着大喇叭喊:“天冷了,买只锅炖汤,美味又暖胃。”我架不住导购的舌灿莲花,脑子一热就买了只陶炖锅。母亲见了, 说:“你买这做什么?家里有电炖锅。”

②“据说不同的锅能炖出不同的味。”我笑道。天蓝色的盖、圆胖的锅体,厚实又漂亮,想 必用这个锅炖出来的汤也是人间至味吧。

③ 不过,要炖个什么汤呢?首次开锅总要隆重一点,才显得不辜负这个“宝贝”。我思索着,微信突然发出一阵叮咚声,原来是团购群里预订农家散养老鸭。

④我乐了,陶炖锅慢火炖老鸭,真是绝配啊!老鸭汤具有养胃生津、止咳润肺、补气益阴 的功效,自古就是一种美食养生、传统滋补的汤品,民间亦有“老鸭胜补药”的说法。我立马就 在团购群预订了一只。

⑤第二天下午,老鸭到货了,母亲做晚饭时就把鸭肉剁成小块。我赶紧说:“妈,你慢点, 我先搜索一下老鸭汤的做法.”母亲从未做过老鸭汤,我担心她不会。谁知母亲头也不抬地 说:“不用在网上找,我知道怎么做. ”

⑥我将信将疑,看着母亲手脚麻利地将鸭肉倒入锅中的清水中,和姜片、料酒一起煮,煮 开后将鸭肉捞出用清水洗净,母亲说:“这样就不会腥了.”她将鸭肉倒入油锅翻炒一会儿,再 倒进我买的那只陶炖锅中,加入热水、姜片,开始炖。两个小时后, 一股清新的鸭肉香气丝丝 缕缕地从锅中飘散出来。

⑦我忍不住掀开锅盖,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热气模糊了我的眼镜片。母亲撒入盐、胡椒 粉,此时汤浓白如凝脂,最后撒入枸杞和葱花点缀,红、白、绿,色香俱全。我迫不及待尝了一 下,鸭肉绵软,汤汁鲜美,没想到母亲竟能做得这么好!

⑧ 在我印象里,母亲之前从未做过老鸭汤。也许是儿时家里穷,我除了猪肉就没吃过别 的荤菜,长大后就不喜欢吃鱼、鸡鸭、牛羊肉,总觉得有一股腥味。母亲深知我挑食的毛病,便 围绕着猪肉做出了各色美味,糯米猪肉九子、回锅肉、扣肉、红烧肉、粉蒸肉,我百吃不厌。

⑨我工作后,在偏远的乡镇工作,再也不能挑食,食堂做什么菜就得吃什么,挑食就要挨 饿。慢慢地,我学会了接受原本抗拒的鸡鸭鱼肉,后来,我竟然发现,鸡鸭鱼肉其实也很美味!

⑩ 可母亲并不知道,她把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红烧排骨、梅菜扣肉,做得更美味可口,简 直可以媲美饭店大厨。我结婚生子后,孩子也遗传了我当初的毛病,鸡鸭鱼肉全不吃,只吃 猪肉。过来帮我带孩子的母亲仍然围绕着猪肉来做“满汉全席”,以至于我认为母亲都不会 做别的荤菜,直到我买了一只陶炖锅,又买了这只老鸭,第一次做老鸭汤的母亲却做出了如 此美味。

⑪难道真的是这只陶炖锅炖出的汤特别不同?“做了几十年饭菜,煎煮炸炒,只不过换个 食材,做法都是相通的。”母亲边说边往外走,因为给我炖这道汤,她快赶不上去跳广场舞了, 而她花了两小时炖出的汤,自己只匆匆喝了几口。

⑫我突然明白,这道汤如此美味,不仅是因为母亲是个厨艺高手,还有最关键的秘诀就是爱。这小小的一碗汤里,承载着母亲对我满满的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