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心理板块-认识自我4
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坐落于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不停课,别的村缺老师时她不顾6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4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于敏的事迹 | 启示 |
他把他科研的精神动力归结为“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的民族情感 | ① |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他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始终没有退缩放弃 | ② |
年近90,他每天至少要用3个小时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 ③ |
他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从60年代开始,放弃了个人喜爱的基础物理专业,“隐身”长达三十年 | ④ |
请你运用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于敏的事迹对当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请按序对应作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