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7年云南省普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注: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向NaOH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1色.

    【答案】
    (2)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答案】
    (3)因为溶液变成了无色,小林说“稀硫酸一定过量了”,小林这么说的理由是1
    【答案】
    (4)为确定小林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H2SO4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稀H2SO4过量

    上述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1(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确定稀H2SO4过量,你选用3(填药品).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4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填“6”、“12”或“16”)。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C. 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的质量不断增加

    【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________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2、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________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若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再变无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1不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7)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2也不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8)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填字母)。

    A. 铜片B. 试纸C. 硝酸银溶液D. 紫色石蕊试液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