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导致骨肉分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材料三: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材料一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材料二 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自此中国在贫弱的道路上继续衰落,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