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3 32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 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 0 | 100 | 200 |
标尺刻度L/cm | 15.0 | 20.10 | 24.96 |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拉力的大小(N) | 0 | 2 | 4 | 6 | 8 |
弹簧的长度(cm) | 15 | 16 | 17 | 18 | 19 |
弹簧的伸长(cm) | 0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blank#}5{#/blank#}.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度L/cm | 6.0 | 7.2 | 8.3 | 9.5 | 10.6 | 11.8 |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F/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弹簧形变量x/cm | 1.10 | 2.30 | 3.40 | 4.60 | 5.60 | 6.10 |
①根据以上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关系图像{#blank#}1{#/blank#}。
②由画出的图像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blank#}2{#/blank#}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橡皮条原长为G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处于O点,如图乙所示,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撤去F1、F2 , 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如图丙所示,使小圆环仍处于O点。
①本实验体现了{#blank#}3{#/blank#}的物理思想;
②具体操作前,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blank#}4{#/blank#};(填正确答案标号)
A.图乙中,F1与F2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探究时,圆环O的位置应与前一次实验相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小圆环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一些
D.记录F1与F2方向时,记录点尽量要和O点离得远一点
③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已知F1和F2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5{#/blank#} 。(填正确答案标号)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试题篮